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 VAI)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对社区40岁及以上T2DM患者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疾病史、家族史、服药史等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血脂等指标的血生化检测。以HbA1c ≥7.0%作为血糖控制不良的标准,分析其与不同水平VAI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 607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9.4±8.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7.0±6.4)年,其中78.3%在接受降糖治疗。按VAI四分位数升高的次序将研究对象分为Q1、Q2、Q3和Q4组,其血糖控制不良率依次为60.6%、65.7%、70.1%和71.0% (趋势χ2=12.20, 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史、降糖治疗情况、糖尿病病程及家族史后显示,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VAI水平关联显著。与Q1组研究对象相比,Q2、Q3和Q4组血糖控制不良的OR值分别为1.239 (95% CI 0.918~1.672)、1.513 (95% CI 1.117~2.050)和1.535 (95% CI 1.128~2.088, 趋势P=0.003);VAI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血糖控制不良OR值为1.162 (95% CI 1.054~1.282)。结论: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VAI显著相关,VAI水平高预示血糖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我国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确定流腮防控重点人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报告的2004~2018年全国流腮报告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腮的发病特征。结果 2004~2018年全国共报告流腮4 272 36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44/10万。2008年起单剂含腮腺炎成份的疫苗加入国家计划免疫,但各年发病率范围仍在12.84/10万~35.59/10万之间。北京、天津和上海实施第2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常规免疫后,三地区的流腮报告发病率均降至10/10万左右。2004~2016年间3~14岁人群流腮发病占比81.16%。2004~2013各年份多以6岁儿童流腮发病率最高。结论 单剂含有腮腺炎成份的疫苗接种对流腮发病率无明显影响。从各年龄组流腮发病率看,6岁儿童最高。建议在学龄前儿童开展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分析湖北省两县市的腮腺炎疾病流行情况基础上,对腮腺炎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收集2010~2016年当阳市和谷城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疾病流行趋势描述。同时依托于湖北省当阳市和谷城县开展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随机、双盲、阳性疫苗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分别采集491例当阳市及526例谷城县8~24个月龄受试者的免疫前血液样品进行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检测。检测方法包括中和抗体检测法和血凝抑制抗体检测法,每种方法又分别以F基因型或A基因型毒株作为指示病毒或血凝素;就4种检测结果对两地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进行组间比较,并使用同一检测方法对不同基因型毒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当阳市2012~2013年达到腮腺炎发病高峰,而谷城县的发病高峰年则在2014~2015年。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A基因型中和抗体法、A基因型血凝抑制抗体法及F基因型血凝抑制抗体法在当阳市、谷城县两地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当使用F基因型中和抗体检测法时,谷城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0%,当阳市为0.4%,两地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使用血凝抑制抗体法同时检测两种基因型毒株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运用中和抗体法同时检测则发现,谷城县抗F基因型病毒抗体水平呈阳性而抗A基因型病毒抗体水平呈阴性的比例高达6.6%,抗A基因型病毒抗体水平呈阳性而抗F基因型病毒抗体水平呈阴性比例则为0.0%,两种基因型毒株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采用F基因型毒株作为指示病毒,同时使用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能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从而有效评价腮腺炎血清学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