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屏气发作(breath-holding spells,BHS)是婴幼儿常见的易引起父母恐慌的发作性疾病,发生率4%~5%。表现为惊恐、愤怒、哭闹时,突然安静,不自主地屏气伴面色改变、神志丧失,甚至惊厥,数分钟后缓解,活动如常。按发作时面色分为苍白型、青紫型、混合型。本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Holowach等报道与贫血有关以来,多数学者认为缺铁性贫血在BH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我们发现5例无贫血BHS患儿,经铁剂治疗发作消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有效手段 ,基层医院由于受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业务水平限制 ,不能很好开展大剂量化疗方案。我们参考文献[1,2 ,3] ALL和NHL ,现在将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1 994年 4月~ 2 0 0 0年 3月我们收治的ALL和NHL病儿 1 3例 ,男 5例 ,女 8例。年龄 :≤ 2岁 3例 ,~ 1 0岁 8例 ,~1 4岁 2例 ,中位年龄 6岁。根据临床血象 ,骨髓形态学及组化染色确诊 ,2例同时行MIC分型。按国内标准[4 ] 将ALL分为标危ALL(SR ALL)和高危AL…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VPA)和拉莫三嗪(LTG)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收集儿童难治性癫痫21例,已在使用VPA且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50~100 μg/mL)者,即从0.15 mg/(kg·d)、1次/d开始加LTG,第1个月每周增加0.2 mg/(kg·d),第2个月每周增加0.3 mg/(kg·d),以后每周增加0.5~1 mg/(kg·d),直至发作控制或剂量迭10 mg/(kg·d).未使用VPA者,从20 mg/(kg·d)开始加VPA,并调整血药浓度至50~100 μg/mL,再逐渐减停其它抗癫痫药物,加LTG,方法同上.随访发作情况,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9个月时10例(47.6%)完全控制,5例(23.8%)有效,6例(28.6%)无效,治疗后发作频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例(23.8%)脑电图恢复正常,8例(38.1%)出现不良反应.结论:LTG和VPA联用为一种有效、安全而经济的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有效手段,基层医院由于受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业务水平限制,不能很好地开展大剂量化疗方案的治疗.现就我院收治的ALL和NHL患儿16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难治性儿童癫痫21例,已用丙戊酸钠者,停用其它抗癫痫药,从0.1 5mg/(kg·d)每日一次开始添加拉莫三嗪,第.一月每周增加O.2mg/(kg·d),随后每周0.3mg/(kg·d),直至发作控制或6mg/(kg·d).原来未用丙戊酸钠者,先加丙戊酸钠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至有效范围,再减停其它抗癫痫药物,同样方法加用拉莫三嗪.结果 全而性癫痫10例,部分性癫痫l]例.2种发作形式以上占9例(42.9%).可能病因9例(42.9%),头颅影像学异常6例(28.6%).10例(47.7%)完全控制,6例(28.6%)有效,5例(23.8%)无效,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Jp<0.001).治疗9月后5例(7.8%)脑电图恢复正常.8例(38.1%)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应用为一种有效、安全而经济的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过敏性紫癜(HSP)关系。方法:对68例HSP患儿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将阳性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抗过敏、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抗HP三联疗法,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68例HSP患儿HP感染率61.76%;阴性组治疗有效率92.31%,与HP阳性观察组相仿(90.48%,P=0.826);比HP阳性对照组好(61.9%,P=0.026)。阳性观察组男孩更多见,消化道症状多见(59.52%),阳性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与阴性组相仿(P=0.826);HP阳性观察组复发率与HP阴性组相仿(11.53%和33.33%,P=0.145),较HP阳性对照组低(66.67%,P=0.000)。结论:HSP与HP感染有关,三联抗HP疗法可提HSP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下称病脑)为小儿常见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致残率皆较高。为了解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治疗,我们将1987年6月~1999年6月收治的72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用检验指标对无明显感染灶儿童急性发热诊断价值.方法 以热程≤7 d,肛门温度≥38℃,年龄≤5岁,且未发现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诊断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诊断价值.结果 纳入228例患儿中,严重疾病42例(18.42%),血清CRP和PCT水平均高于非严重疾病组(P<0.01).CRP诊断截点为67.1 mg/L时,诊断严重疾病的灵敏度0.810,特异度0.715;PCT诊断截点0.505 ng/L,灵敏度0.762、特异度0.672;联合两者则特异度0.918,灵敏度0.617.病毒感染组32例,细菌感染组40例,支原体感染组15例,三组间CRP、PCT以及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当CRP诊断截点为38 mg/L,灵敏度0.900、特异度0.813;PCT诊断截点0.450 ng/L,灵敏度0.700、特异度0.812;如果两者联合,则特异度0.965、敏感度0.630.鉴别细菌与支原体感染,当CRP诊断截点为80.75 mg/L时,灵敏度0.700、特异度0.933.结论 CRP、PCT对区别≤5岁且无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患儿疾病严重度及病原学有一定帮助,且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5例可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的难愈或易复发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