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1.
国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铁营养指标值;国内尚无有关资料。本文测定了157例低出生体重儿脐血或生后24小时内静脉血各项铁营养指标,试图对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内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滤纸片采集末梢血作血红蛋白(Hb)氰化法测定及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荧光分析,具有方法简便可靠,标本易携带,邮寄等优点;与FEP直接荧光法和Hb氰化法比较,其重复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相关良好。FEP是筛查缺铁性贫血(IDA)及铅中毒的重要指标,FEP与Hb的比值更能精确地反映IDA的严重程度。我们应用本法测定FEP、Hb及PEP/Hb[结合血清铁蛋白(SF)放射免疫测定,见另文]调查377例3月~6岁幼托健康小儿铁营养状况,其中铁缺乏(FEP/Hb>4.5)及IDA分别占3~6月组的57.6%及15.2%;6~12月组的85.0%及39.0%;1~2岁组的77.8%、及21.0%;2岁以上患病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164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调查,逐月进行保健检查及铁营养指标测定,初步提供了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个月内铁缺乏症的统计资料。3个月时开始出现铁缺乏,3~6个月铁缺乏症三期总发生率为36%。建立了低出生体重儿1~6个月血红蛋白(Hb)的浓度、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FEP/Hb,血清铁蛋白(SF)的正常参考值。实验组对象补充维生素E后于2周开始补铁,结果有效,未发现维生素E缺乏性溶血的证据。本文还分析了与生后6个月时铁营养状况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一种新的血清白蛋白(SA)微量测定法,观察434例2岁以下小儿的蛋白营养状况及其与贫血关系。发现城市小儿中SA<3.5g/dl的百分率为12.2~31.6%,而以6月~组为最高。SA<3.5g/dl者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SA≥3.5g/dl者,(P<0.01)。另外,农村组小儿中56例添服富蛋白和铁强化饮食“营养松”,79例为一般饮食喂养,3个月后相比较。发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FEP/Hb、SA等各项参数值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本文提示必须在小儿饮食中早期添加富蛋白和铁强化辅食。  相似文献   
5.
儿童多动综合症(下简称多动症)近年受到儿科医师、家长及教师的重视,为提高学龄儿童健康素质,确保其智力、精神正常发育,我院对上海市某小学1~6年级学龄儿童进行了儿童多动症的发病情况及病因的调查——与铅污染及铁营养的关系,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