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1.
对于小于1cm输尿管结石,既不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也不需要开放手术,应以保守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由于单纯服药,结石排出时间较长,病人痛苦难受发生率增高,为此我们于2007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排石汤配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对10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2001年4~10月对90例住院新生儿的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和PCR检测 ,结果解脲脲原体 (Uu)阳性24例 ,占26.7% ;人型支原体(Mh)阳性17例 ,占18.9%。为了解新生儿期Uu和Mh的耐药性 ,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支原体IST试剂盒对16株Uu和Mh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Uu耐药最高为红霉素 (耐药率81.3% ) ,其余依次为强力霉素、氧氟沙星、交沙霉素 (耐药率分别为37.5%、37.5 %、6.3% ) ;Mh耐药最高为红霉素 (耐药率为37.5 % ) ,其余依次为氧氟沙星、强力霉素 (耐药率分别为18.8 %、12.5 % ) ,Mh对交沙霉素几乎都敏感 ,未发现耐药菌珠。…  相似文献   
3.
成人遗尿综合征患者,16岁以后仍是白天尿频、尿急,夜晚入睡后不自觉地排尿于床上,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因而有必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我科收治1例,取膀胱横断术的方法治愈,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6岁,已婚未育。于幼时始,白天尿频、尿急,夜间入睡后遗尿,每晚5~6次,长期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未见疗效。于1983年5月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营养中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所致的渗出性、纤维素性气管、支气管假膜形廊并脱落堵塞呼吸道,引起重度呼吸困难、窒息者,国内未见报道。我院1982~1987年行血透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中,有4例出现此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例1 男,47岁。因双侧多囊肾合并尿毒症于1982年12月9日入院。入院时呈贫血浮肿面容,T37℃,R16次/3,P110次/分,BP22.7/14.7KPa,心尖部可闻及轻度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糙。实验室检查:Hb40g/L,RBC1.32×10~(12)/L,WBC11109/L,BUN54.26mmol/L,Cr1591.24μmol/L,CO_2CP 26.8mmol/L.入院翌日行血液透析4小时。当晚8时许,突发吸入性呼吸困难,唇绀,大汗淋漓。听诊双肺呼吸音极低.经给氧,注射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镉中毒大鼠尿液、血清指标与肾病理学改变的关系,以判断.肾功能损害Ζ的程度.方法 将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染镉组(染毒剂量分别为1.6、0.8、0.4 mg/kg,每天1次,连续染毒5 d),每组6只动物.分别测定各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肾皮质镉含量;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3个染镉组中,高剂量组血Cr及尿NA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相应出现肾小球萎缩,大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部分坏死,管腔狭窄甚至消失;尿NAG动态观察发现,中剂量组在第5天出现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可见到部分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管腔萎缩.结论 急性染镉引起的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与组织形态学变化一致,中、低剂量组的损伤为可逆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姜黄素对p30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膀胱癌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膀胱癌细胞T24,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p300、c-fos、c-jun-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乙酰化组蛋白H3、H4、c-fos、叫un、p300蛋白表达。结果 姜黄素能抑制T24细胞增殖,且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姜黄素能抑制p300、c-fos、叫un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组蛋白H3、H4的乙酰化,也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姜黄素可以抑制p300的表达,此可能是姜黄素抗膀胱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m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b ladder xumor,TVB t)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经验。结果56例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短,10~50 m in,平均(29.74±8.26)m in。无重大并发症,不需输血。结论TVB t是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的安全、有效地方法,对体积大但带蒂的肿瘤其治疗更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膀胱粘膜白斑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膀胱粘膜白斑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抗感染,经尿道电切加气化术,电切前在膀胱粘膜下注射2.5%5-氟尿嘧啶(5-FU)1-2ml,使粘膜与肌层分离,以及膀胱内药物灌注等治疗。结果:分别经过6-52个月随访,11例治愈,2例3年后恶变,2例失访。结论:膀胱镜检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粘膜白斑恶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加气化术以及膀胱内药物灌注是治疗膀胱粘膜白斑和预防其恶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