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新生儿腹腔睾丸畸胎瘤一例徐泉,李恭才,张宪生,郭正团患儿:男,1月。以腹部包块2天之主诉于1993年4月24日入院。2天前患儿哭闹时,无意中发现在下腹有桃子大小包块,活动,无压痛,无发热及哭闹不安。大小便正常。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家中无遗传及类似...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研究有进展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或畸形,100多年来,由于其发病机制和自然病程不清,国内外有关血管瘤的命名分类复杂混乱,临床治疗方法繁多但疗效差。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万余例血管瘤、血管畸形的临床治疗和观察的基础上对血管瘤、...  相似文献   
3.
尿素介入治疗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36例颌面部重症血管瘤行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其中混合性血管瘤 5 1例 ,草莓状血管瘤 6 3例 ,海绵状血管瘤 96例 ,葡萄酒斑血管瘤 2 6例 ,平均随访 3年 4个月。结果  96例海绵状血管瘤中 5 9例治愈 ,33例有效 ,4例无效 ;6 3例草莓状血管瘤中 5 1例治愈 ,12例有效 ;5 1例混合性血管瘤中 33例治愈 ,15例有效 ,3例无效 ;2 6例葡萄酒斑血管瘤中 18例有效 ,8例无效。结论 本疗法操作简便 ,不需要特殊设备 ,疗效肯定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60~1983年用改良的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58例(1,744侧次),取得优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Ⅰ期根治术麻醉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8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B组:用羟丁酸钠慢诱导气管插管辅以氯胺酮和维库溴胺。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HR、RR、SpO_2、ECG、有创血压,并分别于基础麻醉后(T_0)、手术开始5分钟(T_1)、1小时(T_2)、2小时(T_3)、术毕(T_4)抽取左侧挠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A、B两组循环、呼吸均平稳,A组血糖各时点与基础值T_0无明显差异,而明显低于B组各时点(P<0.05),A组皮质醇T_2 T_3高于T_0、T_1和T_4(P<0.05),而明显低于B组各时点(P<0.05)。结论 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是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并能较好抑制患儿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脲素治疗后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胃重复畸形罕见,作者报告2倒,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出讨论意见。及时诊断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期较常见的由某些过敏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极少数病儿可出现严重外科并发症,延误诊断可造成严重后果。我院最近7年收治过敏性紫癜165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者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患儿男,5岁。因1yr来多次发作上腹胀满伴呕吐,于9月6日收入我科。呕吐物内含有宿食,味臭,亦有当餐食物。呕吐前上腹出现拳大包块,由右向左蠕动,呕吐后腹胀减轻。每次发作持续2周左右,间隔时间不等。发作时经住院对症治疗,呕吐减轻。进食过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肠重复畸形新的分型方法,以利于早期的临床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肠重复畸形268例;肠梗阻型37例,腹块型58例,腹膜炎型49例,出血型52例,异住开口型16例,其他56例。结果全部经手术治疗,死亡5例(占1.8%),多因中毒性休克,按此分型,使诊断率提高到60%以上。结论该临床分型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对治疗和预后判断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