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Flu)、孟鲁斯特钠(Mon)与酮替芬(Ket)的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于呼吸科门诊收治的28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Flu+Mon+Ket组、Flu+Mon组、Flu+Ket组、Mon+Ket组、Flu组、Mon组、Ket组(n=40)。每组根据各自的用药方案给予相应药物,疗程均为3个月。评估患儿在治疗后2个月及3个月时的咳嗽情况及评分、肺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随治疗时间,7组患儿咳嗽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个月后,Flu+Mon+Ket组咳嗽评分均低于其他组,FEV1%、PEF%均高于其他组(P < 0.05);治疗2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Ket组咳嗽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FEV1%、PEF%明显低于其他组(P < 0.05);其他各组在治疗3个月后,组间咳嗽评分、FEV1%、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7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Ket组咳嗽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01),其他各组间咳嗽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024)。结论 Flu、Mon、Ket三药联合使用治疗儿童CVA在2个月时的疗效较两药联用及单药使用显著,且用药安全;但用药3个月后,单用Flu或单用Mon的疗效不差于联合用药;单用Ket疗效不佳,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派立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应用经验。方法 52例(98眼)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66眼),高眼压症16例(32眼),给予派立明点眼,一日两次,分别检查用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的眼压,用药后半年、一年、三年的视野。结果比较各时间段的回访结果,眼压、视野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患者滴用派立明有效降眼压,同时,安全性好,对同时有全身性疾病患者更为适用,是一种有效、首选率高的青光眼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中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因素特点。方法对56例45~60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青光眼组)和51例45~60岁的正常人群(正常组)分别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 Scale,HAMA),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躁狂评定量表(Mania Rating Scale,MRS)进行测评,记分项目包括:HAMA表总分A,包括2个因子,精神性焦虑(A1),躯体性焦虑(A2);HRSD表总分用B表示,包括5个因子,焦虑/躯体化(B1),体重(B2),认识障碍(B3),迟缓(B4),睡眠障碍(B5);MRS表总分用C表示,病情程度用病情指数(C0)表示。青光眼组(G)与正常人组(Z)各项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的各量表总分均在抑郁或焦虑症、躁狂状态的诊断分数以下。2组各项得分比较,有3项因子无统计学意义差异:B2G与B2Z(t=0.438,P=0.667〉0.05),B3G与B3Z(t=2.051,P=0.055〉0.05),B5G与B5Z(t=1.535,P=0.142〉0.05)。其余各因子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青光眼患者群在心理评定量表中的多项因子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性心理因素包括焦虑、想法固执,易激惹等。  相似文献   
4.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兔眼结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机械分离法、消化培养法、细胞悬液法和混合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结膜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结果:单纯机械分离和消化培养法都可以得到单层贴壁细胞,细胞消化后再培养可缩短生长周期。结论:混合酶充分消化的组织块连同细胞悬液一同培养的方法,步骤简便且周期短。通过差别消化法和多次传代可以得到较纯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药物降眼压是青光眼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过去临床应用的主要药物制剂是单一作用的降眼压药,约有4~5种,但患者耐受和依从性较好的是1~3种药联合应用,否则必须选择手术治疗。而继发性青光眼一般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因全身情况不容许进行手术,或眼部其他手术后不能立刻接受二次手术时,非常需要有降眼压力量强、点眼次数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i)对体外培养的兔结膜成纤维细胞(rabbitconjunctivalfibroblasts,RCF)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生长时间及浓度的Geni,5-FU及二者联合药物对RCF生长的影响。结果:2.5 ̄40mg/LGeni对RCF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7.2%,34.0%,44.6%,55.1%,58.9%;不同浓度的Geni作用1,3,5,7d的生长抑制率,随时间、剂量增加而加大。Geni(5,10mg/L)与5-FU(1mg/L)联用的抑制率分别为45.6%和49.1%。结论:Geni对RCF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5-FU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光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可见光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动态变化过程。方法 对 Wistar大鼠进行持续 2 4h光照射 ,分别于光照前、光照后 12 h、3d、7d进行视网膜光镜形态学观察 ,外核层厚度及闪烁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结果 光照前视网膜形态正常 ,结构层次清晰 ,内外节排列整齐 ,色素上皮排列规则 ,光照后 12 h,视网膜外核层变薄 ,其厚度减少了 2 4.5 % ,内外节排列紊乱 ,光照后 3d,外核层更薄 ,其厚度减少了 5 3.1% ,光照后 7d,外核层进一步变薄 ,其厚度减少 6 3.3%。EFRG的 a波、b波振幅于光照后 12 h、3d、7d持续下降。结论 光对视网膜的损伤形态计量指标与视网膜功能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