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例1:中年男性患者,鼻咽左侧壁及顶后壁可见菜花样肿物,左上颈多枚肿大淋巴结,直径1.0cm-5.0cm大小不等,质硬、活动度差。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T2N2M0),进行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原发灶消除,继发灶明显缩小,3个月后趋于稳定,但仍有“残留”,直径2cm-3cm。1年半后复查,“残留”肿物大小无变化,拟手术治疗。但CT示肿物边界不清,颈内静脉被压变窄,同时ECT发现左侧第11后肋、右侧第9、10后肋局灶性代谢活跃,考虑为骨转移。故先行化疗3个疗程。复查ECT:右侧第9、10后肋病灶消失,左侧变化不明显;CT示左上颈“残留”肿物大小及边界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塞的效果。方法对1284例鼻塞患者采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RX45刀头行下鼻甲打孔消融。结果鼻塞患者一次治愈1135例(占88.40%),二次治愈70例(5.45%),鼻塞症状缓解71例(5.53%),无效8例(0.62%)。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塞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微创、不破坏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全麻术中应用阿托品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与方法 我科近年来收治因各种外科手术病人应用阿托品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7眼,均为女性,既往无青光眼病史,其中58岁1例,60岁以上5例。2例3眼,手术当晚发病;4例4眼,术后次日发病,均有剧烈眼球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锐减致眼前手动及指数。因术后伤口疼痛、故头痛、眼痛等自以为是术后反应,未引起重视,直到视物不清才向医师反映,经我科会诊,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型)转入我科。转入时情况:视力:手动2眼,眼前指数5眼,眼球混合充血(+++),角膜水肿、雾状浑浊,前房极浅,瞳孔极度散大,直径7~8m,对光反射消失,2例瞳孔区有渗出膜,虹膜肿胀,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13岁 入院前3天,飞蛾飞至右眼外眦部,自已用手将其拍击死后,导致昆虫体表鳞粉落入结膜囊内,当即右眼剧烈痒痛,流泪,用手揉擦后症状加重,伴右眼球发红,畏光、视物模糊不清。第2天,视力迅速下降、不能辨物。到当地医院诊治,点用氯霉素眼液无效。于1998年8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显微手术器械及缝线材料的改进,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术前术后处理的逐渐完善及抗免疫排斥药物的合理使用,使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已成为一种高成功率的眼科手术。现将我院1994年10月~1997年2月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41例41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和极早早产与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和极早早产儿(VPI) 142例,选取同期出生的非VLBWI和非VPI 140例,比较入组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根据生存状况将VLBWI与VPI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1 500~2 500、>2 500 g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小于32周、32~37周、≥37周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母亲年龄、窒息、胎粪吸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1 000 g出生体质量、窒息是影响VLBWI与VPI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LBWI与VPI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不佳,易发生智力和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7.
眼后节异物由于伤害波及玻璃体视网膜,如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严重后果。部分磁性异物虽可以采用吸除术,但由于增殖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视网膜伤口无法处理,异物吸除时的二次损伤,易继发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可以直视下取出异物的同时清除病变玻璃体,处理视网膜损伤,防止或复位视网膜脱离。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节异物25例(25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核可累及各器官,又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易与各种咽喉部疾病相混淆,为吸取误诊误治的教训,总结经验,现将收治外院误诊的结核性咽喉炎2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0~53岁,误诊误治时间3~6个月。即往有结核病史2例。发热病史9例、咽部疼痛剧烈以致出现吞咽困难8例,声音嘶哑、发音低沉乏力、痰液潴留呛咳9例,咽喉疼痛合并声音嘶哑4例。1.2 咽喉部情况 8例咽腭弓粘膜溃烂,边缘不整齐,呈虫蚀状,溃疡表面覆有灰白色渗出物,1例悬雍垂溃烂缺如,3例咽后壁、软腭粘膜呈灰白色水肿,表面隆起,1例鼻咽部溃烂污秽。2例会厌溃烂、部分边缘缺损,9例声带、室带呈团块样、结节样病变。  相似文献   
9.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婴幼儿后发障的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婴幼儿后发障的预放作用。方法:对27例39眼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在全麻加眼部表麻下采用超声乳化行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所有病例视轴区后囊膜均圆形切除及前段部分玻璃体切除术。结果:随访1~3年,因年幼不便测试视力,但能行走自如,能准确接拿物品,27例39眼视轴区透明,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对预防后发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0引言眼表鳞状上皮细胞癌在眼科疾病中较为少见[1],统计我科2000-03/2006-08收治23例23眼,经手术切除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3例23眼中,男9例9眼;女14例14眼,年龄33~58(平均45.5)岁。病变部位:内眦部角结膜新生物17眼,外眦部角结膜新生物3眼,泪阜区下穹窿新生物3眼,均为灰白色菜花样隆起,大的约8mm×5mm、小的约3mm×3mm,周围球结膜血管扩张、充血。左右眼无明显差异。其中2眼有外伤史,21眼无明显诱因,发患者群中农民占绝大多数,女性多于男性。术前裸眼及矫正视力部发红不适,异物感明显,患者被迫到院就诊,因发现较早,治疗及时手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