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肺嵌压在先心病并重度肺高压中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74例并重度肺高压先心病的肺嵌压和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肺嵌压≥1.33Pa66例,手术效果好;肺嵌压<1.33kPa8例,手术效果差或失去手术机会。认为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并重度肺高压中,肺嵌压≥1.33kPa,为动力性肺高压;肺嵌压<1.33kPa常提示为器质性肺高压。  相似文献   
2.
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肺血和功能状态的评估指标。方法 对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于心导管术中应用酚妥拉明,将轻工全肺循环阻力增加的27例与重度全肺循环阻力增加的12例患儿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单一肺动脉压降幅分别为2.3kPa和2.2kpA,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床功能状态的评估指标。方法对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于心导管术中应用酚妥拉明,将轻度全肺循环阻力(TPR)增加的27例与重度全肺循环阻力增加的12例患儿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单一肺动脉压降幅(Pp降幅)分别为2.3kPa(17mmHg,1kPa=7.5mmHg)和2.2kPa,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而肺动脉压降幅(Pp降幅)/体循环压降幅(Ps降幅)的比值,试验前后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值这二项指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Pp降幅/Ps降幅比值与全肺循环阻力的相关性良好[r=-0.899),Y(TPR)=2668-1892X(Pp降幅/Ps降幅)]。结论用酚妥拉明作扩血管降压试验时,单一的肺动脉压降幅不能完全反映肺血管床的功能状态;而Pp降幅/Ps降幅比值,试验前后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值这二项指标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血管床功能状态的评估,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91年7月至11月间采用经皮肺动脉瓣单球囊或双球囊成形术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4例,疗效显著,平均右室与肺总动脉压力阶差降低61%。我们体会该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损伤的应急处理及护理对策的有关问题。方法应急处理应及时迅速,采用将浸有0.1%盐酸肾上腺素纱布压迫裂伤部位,填塞无菌纱条进一步压迫止血,或采用肠线缝合裂伤的阴道,出血量较多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12例患者全部无发生伤口感染和延期愈合,平均住院3d,康复出院,1例患者1个月后同房时再度出现阴道裂伤。结论阴道损伤多由于初次性生活动作粗暴、姿势不对、过度兴奋等引起,伤口及时缝合,充分的抗生素治疗,护理措施正确及时和加强健康教育,是治疗成功及避免出现阴道再度裂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进莲  陈伟月  何红梅  徐卫军 《全科护理》2013,11(13):1189-1190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病人行期待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6例异位妊娠病人行期待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38病人自愈,8例调整治疗方案,病人均情绪稳定,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异位妊娠病人行期待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是异位妊娠期待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α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在心力衰竭方面所具有的治疗作用[1]已得到公认,但直接记录到有关酚妥拉明对小儿体、肺循环的快速效应方面的报道甚少。本文就41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患儿的酚妥拉明扩管降压试验中,所记录到的体、肺循环效应资料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男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用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Newburger等报道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川畸病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和用法有关以来,国内外围绕小儿川崎病静注丙种球蛋白优选方法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我们对应用典型的IVIG常规剂量多日静注或单日大剂量静注的小儿川畸病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剖腹术后患昔的体温变化及护理对策的有关问题。方法以84例妇科刮腹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体温观察表,记录患者手术当天和术后3天体温,每天测量体温3次,38℃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每天利用早上查房后的5分钟时间,对观察对象进行二级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84例患者中有10例于手术日出现体温低于36℃,7例于术后第1天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术后2天内体温升高明显,术后第3天有73例体温逐渐降至37.5℃以下。结论妇科剖腹术后低体温与使用麻醉剂、大量输液输血、低温环境、体腔开放以及手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有关;发热的程度与手术范围的大小和是否在腹腔内放置抗肿瘤药物有关,加强剖腹术后体温的观察及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止吐药的不同时机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2例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下在患者开始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使用止吐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下患者需要时随机应用止吐药.结果 实验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应用止吐药,可有效预防及控制化疗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