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学龄前儿童入托期间发生AURI前后咽部菌群及其药敏结果变化,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19名健康学龄前儿童在入托前体检时、入托48h后首次发生AURI时采集咽拭子标本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病前后咽部细菌构成比例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91名儿童首次AURI发病后咽拭子培养分离2+及以上细菌菌株与入托前体检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7,P=0.032)。发病前咽部定植菌主要有草绿色链球菌、黏膜炎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发病后新增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化脓性链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仅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前后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280,P=0.014)。对半定量分析2+及以上的细菌行药敏试验后发现细菌对常见抗菌素不同程度耐药。分析数量前三位的草绿色链球菌、黏膜炎莫拉菌以及肺炎链球菌敏感结果,草绿色链球菌对头孢噻肟、黏膜炎莫拉菌对青霉素及头孢呋辛发病后药物敏感性较发病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9、0.048、0.029),其余细菌前后药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入托期间首次AURI后咽拭子培养细菌数量及种类较感染前明显增加,发病后细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加重,应重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口含嘴固定法在急性服毒患者洗胃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急诊科抢救需立即洗胃的服毒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洗胃专用的一次性咬口置入口腔,胃管从咬口的中心孔置入。试验组采用改良口含嘴置入口腔,胃管经改良口含嘴中心孔置入。结果试验组胃管脱落、被咬瘪发生率、口腔黏膜、牙齿损伤的发生率、洗胃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口含嘴固定法能有效降低急性服毒患者洗胃术中洗胃管脱落和被咬瘪的发生率,减少了口腔黏膜、牙齿损伤的发生,缩短了洗胃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降低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部系带固定所致的相关并发症。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采取改良系带固定法,对照组69例采用贴膜无张力包裹棉球及系带固定法,比较两组早产儿眼部肿胀、朝天鼻、鼻部皮肤损伤等发生情况、持续正压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眼部肿胀、朝天鼻、鼻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正压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改良鼻部系带固定法可以有效地固定鼻塞的位置,保证有效的通气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准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也普遍提高。对医院的要求已不满足于医疗的结果,而更注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病人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体感觉,给病人提供较好的健康照顾,帮助病人获得较高水平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这种趋势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顺应了这一形势而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还要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以达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康复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8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4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以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评价患者康复时期生活质量,同时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1)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效果明显。观察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后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尤其人际交往、子女关系、焦虑抑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观察组满意率达96.0%,对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和良好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一般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无不满意的患者。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肺癌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取我院化疗科收治的50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奈达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方案,实验组则采用奈达铂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中,培美曲塞疗效确切,与吉西他滨相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更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采血应用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入急诊科抢救的需要采血和输液的危重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留置针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静脉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法采血,留置针在另一侧肢体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失败情况、溶血发生情况以及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采血失败及溶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针刺伤0例,对照组针刺伤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和输液不仅可以减少采血失败例数,而且对血标本质量更有保障,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卫生行政许可窗口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业务量加大、群众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卫生许可业务服务升级等新挑战.本文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强化窗口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入手,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探讨不断提升卫生行政许可窗口的服务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入托儿童第1次上呼吸道感染(AURTIs)咽拭子标本病原学演变。方法 以幼儿园为队列研究现场,以首次入托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入幼儿园生活作为暴露因素,于入托前体检时、入托48 h后第1次发生AURTIs时、1个学期结束时(未发生AURTIs的学龄前儿童),用咽拭子采集鼻咽部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va)、B型(Ivb)、副流感病毒Ⅰ型(PIV Ⅰ)、Ⅱ型(PIV Ⅱ)、Ⅲ型(PIV Ⅲ)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结果 115例学龄前入托儿童进入本文分析,平均 3.4岁。入托前体检时培养出细菌114例,共培养出9种细菌,平均每例(3.3±0.8)种,检出支原体阳性1例(1.1%)。91例(79.1%)在学期期间第1次AURTIs,共培养出12种细菌。第1次AURTIs较入托时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细菌数量鉴定≥3+的例数有所增加。检出支原体和病毒25例(27.5%),其中支原体14例,Iva 5例,PIV Ⅰ、Ivb、ADV各2例。学期结束时24例学龄前儿童未发生AURTIs,共培养出9种细菌,平均每例(3.6±0.5)种;学期结束时较入托时仅化脓性链球菌细菌数量鉴定≥3+增加了1例,均未检出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115例学龄前健康儿童入托时和24例在学期期间未发生AURTIs的定植菌包括奈瑟菌属、草绿色链球菌、微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结论 79.1%健康学龄前儿童入托后发生AURTIs,以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支原体和病毒(Iva、PIV Ⅰ、Ivb、AD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侧鼻腔置有鼻胃管及鼻肠管的危重症患者两种鼻腔给氧方式的效果,为该类患者鼻腔吸氧提供更舒适的吸氧方式。方法选取SICU内一侧鼻腔置有鼻胃管及鼻肠管的重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改良鼻导管给氧组(以下简称鼻导管给氧组)及鼻塞给氧组各30例,氧流量分别为3L/min。鼻导管组将一次性给氧管前端的鼻塞剪去,连接10号硅胶吸痰管,将吸痰管的前端至侧孔处插入无置管鼻腔2cm,用胶布做好固定;鼻塞给氧组将一次性给氧管的鼻塞直接塞在无置管鼻腔入口。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 CO2、Pa O2、Sa O2)、鼻腔粘膜及舒适情况、以及患者吸氧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鼻导管组患者鼻腔的舒适度、吸氧依从性高于鼻塞组,鼻腔分泌物不易形成痰痂,患者更容易接受。结论一侧鼻腔置有鼻胃管及鼻肠管的重症患者,在吸氧疗效有效的基础上,选择鼻导管的吸氧方式,不仅能增加患者鼻腔舒适度,而且能提高患者吸氧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