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泼尼龙对幼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对幼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血清IL-1、8、10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健康清洁级2~4周龄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模型和药物组各30只.后二组又分为缺血0.5 h,再灌注2、4、8、12、24 h共6个亚组(各5只),对照组只取12 h一个时相点作总体对照.建立MIRI模型,比较各组心肌形态学变化,检测其血清IL-1、8、10的动态表达.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镜下,对照组心肌细胞无变化;模型组有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变化坏死,并随再灌注时段的延长而加重;药物组各时段炎性反应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与药物组比较心肌炎性反应明显减弱,同一时相点IL-1、8的表达显著降低(Pa<0.05),IL-10表达升高且峰值提前至缺血再灌注8 h.结论 适当应用甲泼尼龙可通过抑制IL-1、8及促进IL-10的分泌而起到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同型半胱氨酸促氧化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谷胱甘肽(GSH)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致病作用的机制.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以含有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家兔红细胞裂解液为反应体系,设置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用荧光法检测反应体系中生成的GSH浓度.在体内实验中,将24只SD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甲硫氨酸处理组和甲硫氨酸加维生素处理组.后两组在饮水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甲硫氨酸.此外,甲硫氨酸加维生素组每日灌胃给予维生素B6,B12和叶酸,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6周末处死大鼠,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法测血浆和肝组织Hcy、GSH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高、低剂量同型半胱氨酸组的GSH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比低同型半胱氨酸组降低更明显(P<0.01).在体内实验中,甲硫氨酸组的血浆Hcy与LP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给予维生素后,可以抑制Hcy与LP0的升高(P<0.01).甲硫氨酸组肝匀浆的Hcy含量比对照组增加,而GSH则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甲硫氨酸加维生素组的Hcy含量较甲硫氨酸组明显减少,GSH则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 Hcy可刺激机体的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体内LP0水平增加,其作用可能与Hcy抑制GSH的合成有关.维生素B6,B12,叶酸的补充,可以抑制Hcy激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细胞因子参与其过程的多个环节。实验拟验证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在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药物干预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1在新乡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健康Wistar成年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10)、模型组(n=30)和药物组(n=30)。后两组又分为缺血0.5h,再灌注2,4,8,12,24h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对照组只设12h一个时相点作为总体对照。②实验方法:大鼠麻醉后,药物组在右股静脉注入甲泼尼龙(30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0.75mg/kg)。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开胸不夹闭。③实验评估:在各时相点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改变;血清学检测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的动态表达。结果:①模型组缺血再灌注12h炎细胞浸润最显著,药物组炎细胞呈散在浸润。②模型组和药物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再灌注8h为例,白细胞介素1分别为(99.21±14.37),(85.77±11.31),(21.87±10.32)ng/L;白细胞介素8分别为(794.85±24.07),(536.95±19.72),(103.94±11.59)ng/L,P<0.05],峰值分别在缺血再灌注4,8h;同时相点药物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8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甲泼尼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组织中p53、caspase-3 mB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n=30)制备心肌IRI模型,然后右股静脉注入甲泼尼龙30 mg·kg-1.IRI组(n=30)和假手术组(n=10)于右股静脉注入灭菌生理盐水0.75 mg·kg-1.IRI组和药物组分别于缺血0.5h、缺血再灌注(IR)2、4、8、12和24 h时各取5只大鼠处死,假手术组于缺血再灌注12 h时处死动物,取出心脏,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原位杂交法检测p53、caspase-3 mRNA.结果:IRI组与药物组p53 mRNA和caspase-3mRNA均于心肌缺血0.5 h后即出现表达,p53 mRNA在IR 8 h达高峰,而caspase-3 mRNA的峰值出现在IR 12 h,凋亡细胞计数在IR 12 h达高峰(P<0.05).与IRI组同时相点比较,药物组p53、caspase-3 mRNA表达及凋亡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0.05).结论:p53和caspase-3在缺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甲泼尼龙可抑制细、胞凋亡,对心肌IR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核基质结合区MAR的逆转录载体。方法以CHO细胞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CHO细胞的MAR序列,克隆入逆转录表达载体PLXSN-CAT中,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基因。结果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476 bp,以此构建的重组质粒PLXSN-CAT-MAR经BamHⅠ酶切后显示为5.9 kb和476 bp左右的两条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CHO细胞MAR基因(Genbank序列号M62716)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CHO细胞MAR片段PLXSN-CAT-MAR重组逆转录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制备DNA分子量标准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某种DNA,另一种是利用PCR扩增,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前期采用PCR技术在前期扩增100~500bp片段的基础上,实验室又成功扩增出600~1000bp片段,PCR产物经过纯化,混匀,制备的DNA Ladder,结果制备DNA Ladder的条带清晰,易于识别,可完全与公司商品化的DNA Ladder相比,完全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目的:利用PCR扩增技术制备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方法:自行构建了一种特殊适宜扩增的质粒pUC-DNA,根据pUC-DNA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设计能特异扩增100~1000bp的PCR引物。PCR扩增出100~1000bp大小的DNA片段,在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观察结果。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PCR产物,测序结果与pUC-DNA上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将PCR产物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按比例混匀,即可使用。结果与结论:利用PCR技术能够成功扩增出100~1000bp条带,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片段序列与GenBank序列完全一致,利用回收片段制备的DNA Ladder条带清晰,可与同类产品相比。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制备DNA 分子量标准的方法主要有2 种,一种是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某种DNA,另一种是利用PCR 扩增,2 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前期采用PCR 技术在前期扩增100~500 bp 片段的基础上,实验室又成功扩增出600~1 000 bp片段,PCR 产物经过纯化,混匀,制备的DNA Ladder,结果制备DNA Ladder 的条带清晰,易于识别,可完全与公司商品化的DNA Ladder 相比,完全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目的:利用PCR 扩增技术制备DNA 分子量标准参照物.方法:自行构建了一种特殊适宜扩增的质粒pUC-DNA,根据pUC-DNA 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 设计能特异扩增100~1 000 bp 的PCR 引物.PCR 扩增出100~1 000 bp 大小的DNA 片段,在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观察结果.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PCR 产物,测序结果与pUC-DNA 上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Blast 进行同源性分析.将PCR 产物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按比例混匀,即可使用.结果与结论:利用PCR 技术能够成功扩增出100~1 000 bp 条带,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片段序列与GenBank 序列完全一致,利用回收片段制备的DNA Ladder 条带清晰,可与同类产品相比.  相似文献   
8.
背景:DNA模板质量对DNA序列测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为基因组DNA或甲基化DNA测序寻找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96管集合板及96孔板提取质粒,并且针对质粒设计一对包含目的片段的引物,扩增后纯化PCR产物,通过以上3种方法制备DNA测序模板进行测序。结果与结论:实验所采用的3种方法对于基因组DNA测序效果无差异(P>0.05)。对于甲基化DNA测序效果,96管集合板法优于其他2种方法(P<0.05)。说明3种方法均适用于基因组DNA的测序,而96管集合板法更适用于甲基化DNA的测序。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制备DNA分子量标准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某种DNA,另一种是利用PCR扩增,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前期采用PCR技术在前期扩增100~500 bp片段的基础上,实验室又成功扩增出600~1 000 bp片段,PCR产物经过纯化,混匀,制备的DNA Ladder,结果制备DNA Ladder的条带清晰,易于识别,可完全与公司商品化的DNA Ladder 相比,完全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 目的:利用PCR扩增技术制备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 方法:自行构建了一种特殊适宜扩增的质粒pUC-DNA,根据pUC-DNA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设计能特异扩增100~ 1 000 bp 的PCR引物。PCR扩增出100~1 000 bp大小的DNA片段,在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观察结果。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PCR 产物,测序结果与pUC-DNA上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将PCR产物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按比例混匀,即可使用。 结果与结论:利用PCR技术能够成功扩增出100~1 000 bp 条带,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片段序列与GenBank序列完全一致,利用回收片段制备的DNA Ladder 条带清晰,可与同类产品相比。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脑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脏分泌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各种脑细胞均有EPO及EPO受体(EPOR)的表达。EPO可作为神经保护因子,通过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抗细胞凋亡、增加细胞钙内流、抑制一氧化氮(NO)合成等作用实现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作者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产生、结构及其在脑损伤中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