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叫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儿,男性,3个月.因3个月竖颈不稳于2004年8月入院,患儿系G2P2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9kg,母亲孕早期有先兆流产史.新生儿期有黄疸迁延史,生后至今易哭吵,易激惹,哭声低微.查体:头围37cm,体重4.5kg,身高54cm,猫叫样哭声,头小而圆,前囟3.5×3.5cm,满月脸,两眼距离过宽,眼裂轻度斜向外下,宽鼻,小下颌,耳廓低位,高腭弓,心肺无异常,胸部见轻度肋骨串珠,肝脾未触及肿大,小阴茎,肛门前移至阴囊根部,肛裂,双手通贯掌,四肢肌张力稍低.辅助检查:血染色体分析为46,XY,5p-.血生化:钙2.16mmol/L,磷2.23mmol/L,碱性磷酸酶356U/L,总胆红素25.5μmol/L.双膝关节正位片示双膝关节各组成骨干骺端增宽,边缘见侧刺,双侧胫骨内侧骨皮质增厚,向内凹陷呈O形.头颅CT双侧脑室扩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正常.  相似文献   
2.
由于药物剂量使用不当或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引起小儿锥体外系运动障碍的病例并不少见。现将我科2001~2003年收治的31例小儿药源性肌张力不全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岁7例,~3岁17例,~12岁7例。16例因呕吐应用胃复安,其中13例为肌注,3例为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岁4个月,因神志不清9h入院.9h前家长发现患儿神志不清,四肢松软,全身大汗,急诊去当地医院,考虑"病毒性脑炎",行脑脊液检查:无色,外观清,细胞数2 ×106/L,潘氏试验阴性,糖4.5mmol/L,氯化物112mmol/L.诊断不明而转诊我院, 入院体检:T36.4℃,P112次/min,R28次/min,深昏迷,双侧瞳孔约4.2mm,对光反射稍迟钝,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四肢肌张力低下,双巴氏征(±).  相似文献   
4.
儿童癫性脑病是由癫性异常引起的进行性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是频繁或严重的临床癫发作和(或)持续大量的癫性电活动,这些疾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依赖其发病年龄不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本文对其特征、诊断、分类、治疗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病例摘要 男 ,9岁 ,因阵发性痉挛性斜颈 3h入院。询问病史 ,患儿发病前 3d曾口服西比灵 5 mg,1日 1次。入院前 3h出现阵发性痉挛性斜颈 ,伴有双眼同向凝视 ,发作时神志清楚 ,无四肢强直抽动 ,每次历时 1~ 2 min自行缓解 ,无发热、头痛、呕吐 ,急来求诊。查体 :T:36 .7℃ ,神志清楚 ,颈软 ,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 ,生理反射存在 ,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阴性。初步诊断 :西比灵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治疗方法 :1立即停用西比灵 2东莨菪碱每次 0 .0 2~ 0 .0 3mg· kg- 1 加入 5 %GS10 0 ml6 0 min内滴毕。患儿在应用东莨菪碱一次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Video EEG)对儿童发作性事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5年5~12月在泉州儿童医院因发作性事件而经Video EEG监测的1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163例患儿,40例(24.5%)监测到临床发作,其中23例(14.1%)判定为癫疒间性发作事件,17例(10.4%)判定为非癫疒间性发作事件;123例(75.4%)癫疒间患儿得到了证实,其中35例(35/123,28.4%)可进一步确定癫疒间综合征。 结论Video EEG对鉴别儿童发作性事件的性质、确定癫疒间发作类型及相关癫疒间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托吡酯致共济失调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男,9岁。因反复抽搐1年,上肢震颤、步态不稳10天入院。1年前出现右侧肢体阵挛性抽搐,发作时意识清楚,在外院予丙戊酸钠口服效果不佳,7个月前在我院就诊,行脑电图检查示双中央区较频繁出现棘慢综合波,诊断为癫痫。丙戊酸钠渐减量至停用,改托吡酯50 mg口服,每日2次(2.3 mg·kg-1·d-1),坚持用药,效果明显。10天前患儿出现双上肢震颤、头晕、步态不稳,收入院。查体:意识清,颈软,心肺腹均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膝腱反射活跃,双跟腱反射存在,双巴宾斯基征阴性,眼球及双手震颤,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均…  相似文献   
9.
儿童癫痫性脑病是由癫痫性异常引起的进行性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是频繁或严重的临床癫痫发作和(或)持续大量的癫痫性电活动,这些疾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依赖其发病年龄不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本文对其特征、诊断、分类、治疗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儿药物热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热的患儿往往先有感染,而在用药之后发生药物热,两者常混淆不清,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来误诊的小儿药物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