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某院收治的38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相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儿临床特征为惊厥(8/10 vs 8/28,P=0.008),神志不清(9/10 vs 6/28,P=0.000),机械通气史(6/10 vs 0/28,P=0.000),实验室检查表现为高脑脊液蛋白含量(5.13g/L vs 2.19g/L,P=0.000)及血白细胞计数不升(7.7×10~9/L vs 17.1×10~9/L,P=0.005);两组肺炎链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为惊厥、神志不清、机械通气史,脑脊液蛋白定量1.5g/L、血白细胞数10×10~9/L。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近足月(29 d胎龄)胎兔持续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为深入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合适模型。方法: 选择孕29 d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联合全身麻醉和腰麻对孕兔进行麻醉,从左侧股动脉插入4F Fogarty动脉取栓导管,实验组向导管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0.3 mL阻断孕兔子宫血供,阻断时间分别为20 min、25 min、28 min、30 min和40 min,每组4只;对照组插管后不注入生理盐水,共4只。24 h后行剖宫产,记录新生兔一般情况,评估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麻醉过程中孕兔生命体征稳定,未发生低氧血症,对麻醉耐受性良好。实验组向导管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0.3 mL后孕兔右侧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而对照组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持续阻断子宫血供导致胎兔和新生兔死亡,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异常,脑细胞发生凋亡。阻断子宫血供20 min时,未发现死胎,新生兔行为学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不明显;阻断子宫血供25 min和28 min时,死胎率分别为12.9%和40.6%,存活新生兔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异常,脑组织切片发现神经元细胞肿胀,小胶质细胞活化,脑细胞凋亡;而阻断子宫血供超过30 min时,死胎率高达80.0%。结论: 持续阻断孕兔子宫血供导致胎兔死亡、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异常及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且不同阻断时间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持续阻断子宫血供25~28 min,可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合适的胎儿期全身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胎兔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腺苷A_(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减轻成熟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孕29 d的普通级新西兰孕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氧缺血组(HI组)、SCH58261 0.04 mg/kg剂量组、SCH58261 0.12 mg/kg剂量组和药物溶剂组(DMSO组)。制备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孕兔均在术后24 h行剖宫产,将存活新生兔置入已提前预热为35℃的婴儿暖箱内保暖。记录新生兔的一般状况;评估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改变;利用质谱法测孕兔血清、新生兔血清及脑组织的SCH58261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新生兔脑组织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Bcl-2和Bax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新生兔脑组织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p-P38 MAPK的蛋白水平。结果:新生兔血清和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到SCH58261的存在。与HI组比较,SCH0.04 mg/kg组和SCH 0.12 mg/kg组新生兔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Bcl-2的mRNA表达均增加(P0.05),而Bax的m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将p-P38 MAPK在新生兔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SCH0.04 mg/kg组和SCH 0.12 mg/kg组的P38 MAPK磷酸化水平均低于HI组(P0.05),且SCH 0.12 mg/kg组与SCH 0.04 mg/kg组相比稍降低(P0.05)。结论:腺苷A_(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可能通过阻断腺苷A_(2A)受体,抑制神经元P38 MAPK的磷酸化,进一步抑制脑细胞凋亡而减轻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合适的早产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孕25 d的健康新西兰白兔32只,阻断孕兔子宫血供,致胎兔宫内缺氧缺血,阻断时间分别持续30 min、35 min、37 min、40 min,对照组不阻断子宫血供。所有孕兔分别在术后24 h(孕26 d,A组)、5 d(孕30 d,B组)行剖宫产,根据阻断时间共分8亚组,每亚组4只。记录新生兔的一般状况,评估胎龄30d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A组新生兔缺氧缺血30 min均存活,随时间延长(35~40 min),死胎率由31.0%升至100%,存活新生兔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脑细胞数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新生兔,缺氧缺血35和37 min的死胎率升高为50.0%和65.7%,存活兔的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异常,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B组脑白质损伤较A组更明显。结论孕25d持续阻断孕兔子宫血供35~37 min可造成部分死胎和宫内体质量增长迟缓,存活新生兔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异常及脑白质损伤,可用于制备早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对安徽省某县2010-2012年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该县2010-2012年恶性肿瘤登记系统的监测资料为基础,计算和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以此评价该县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 2010-2012年该县年均粗发病率222.10/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133.75/10万、年均粗死亡率137.54/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78.31/10万.恶性肿瘤发病的前五位是气管,支气管,肺(C33-C34)、肝脏(C22)、胃(C16)、食管(C15)、结直肠肛门(C18-C21)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的71.31%.恶性肿瘤所致的疾病负担为14.22 DALYs/千人,其中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为13.23 DALYs/千人(93.01%),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为0.99DALYs/千人(6.99%),恶性肿瘤所致疾病负担的前五位依次是肝脏(C22)、气管,支气管,肺(C33-C34)、胃(C16)、食管(C15)、乳房(C50).结论 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主要是由早死所致,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年龄≥45岁人群,恶性肿瘤的防治重点癌种是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乳腺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的神经行为学评估结果量表对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效果. 方法 妊娠29 d健康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缺氧缺血25 min组、缺氧缺血28 min组分别阻断孕兔子宫血流25、28 min,对照组不阻断子宫血流.记录新生兔的一般情况.每组活产新生兔随机分为顺向评分亚组、反向评分亚组、改良评分亚组,分别按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顺向和反向顺序以及改良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顺向顺序进行评估,记录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比较不同评分方法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同时行病理学观察,分析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得分与缺氧缺血时间和脑细胞凋亡数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和缺氧缺血25、28 min组的死胎率分别为0.0%(0/28)、16.7%(6/31)与37.9%(11/29),x2=21.33,P=0.00;纹状体单位面积内脑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多[分别为0(0~1)、7(6~10)与25(22~28)个,H=54.39,P<0.05];神经行为学得分依次降低[对照组、缺氧缺血25和28 min组相比,姿势:3.00(2.25~3.00)分、2.00(1.00~2.00)分与1.00(1.00~1.00)分,H=38.47;翻正次数:9.00(8.00~9.75)次、4.00(3.00~5.00)次与1.00(0.00~1.00)次,H=52.30;翻正得分:2.90(2.80~2.98)分、2.10(1.90~2.20)分与1.30(1.00~1.40)分,H=53.53;运动能力:3.00(2.00~3.00)分、1.50(1.00~2.00)分与0.00(0.00~1.00)分,H=38.97;吮吸和吞咽协调能力:3.00(2.00~3.00)分、1.50(1.00~2.00)分与1.00(0.00~1.00)分,H=42.87;嗅觉刺激:3.00(3.00~3.00)分、2.00(2.00~2.00)分与1.00(1.00~2.00)分,H=38.43;P均=0.00].反向评分亚组神经行为学得分与顺向评分亚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顺向评分亚组姿势项得分、翻正次数高于反向评分亚组,以对照组和缺氧缺血25 min组孕兔所产新生兔姿势项得分下降最明显[顺向评分亚组与反向评分亚组相比,姿势项:对照组:3.00(3.00~3.00)分与2.00(2.00~3.00)分,T=69.00,P<0.05;缺氧缺血25 min组:2.00(1.25~2.00)分与1.00(1.00~1.75)分,T=52.00,P<0.05.翻正次数:缺氧缺血25 min组:4.50(4.00~5.75)次与3.00(2.25~4.00)次,T=47.00,P<0.05];反向评分亚组嗅觉刺激项、吮吸和吞咽协调能力项得分略高于顺序评分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评分亚组各评估项得分与顺向评分亚组相近,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分别与缺氧缺血时间、纹状体单位面积内脑细胞凋亡数量呈负相关关系(r均<0,P均<0.05),其中顺向评分亚组和改良法评分亚组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各项得分与缺氧缺血时间、纹状体区域单位面积内凋亡的脑细胞数量间相关系数接近,相关性强(|r|≈0.8,P均<0.05). 结论 对新生兔反复被动运动检查可导致低估新生兔的神经行为学评估结果;经改良的神经行为学量表可准确反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新生兔的神经行为学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情况及其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年间共有98例患儿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检出部位包括肺部82例(83.7%),血液11例(11.2%),其他部位5例(5.1%)。新生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率16.3%。分离出的1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递增趋势,2011年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达52.4%,对三代头孢抗生素耐药率达61.9%,均较2005—2007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1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6%,与2005—2007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儿中,与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者比较,耐药者特点为低体重[1055g(901~1562)g比1572g(1201~2800)g,P=0.001],低胎龄[28.3周(27.0~31.7)周比32.4周(28.7~38.7)周,P=0.002],住院时间长[70天(46~98)天比46天(20~73)天,P=0.006],手术史比例高[6/19比3/63,P=0.001],感染前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例高[10/19比17/63,P=0.037],机械通气时间长[20天(8~42)天比8天(5~17)天,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胎龄(OR=7.24,95%CI1.83~28.57,P=0.005)和手术史(OR=10.72,95%CI1.77~65.04,P=0.01)。结论新生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呈递增趋势,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逐渐增多;新生儿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病死率较高,低胎龄和有手术史的患儿需警惕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天然的酚类化合物紫檀芪(pterostilbene, PTE)减轻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 40只C57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缺血60 min)模型,并通过灌注和消化法分离原代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LSECs)。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结构;透射电镜(TEM)观察肝窦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扫描电镜(SEM)观察LSECs窗孔的结构;Western blot检测LSECs内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PTE能够改善肝脏缺血性损伤;TEM观察到PTE对肝窦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空白对照组LSECs窗孔数量较多,模型组窗孔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LSECs窗孔数量有所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E能够诱导LSECs中HO-1表达。结论 PTE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化酶-1表达减轻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