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诊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36例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治疗的分析.结果儿童AP的病因:胆结石5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病变2例,胰头占位性病变1例,胰管多发性结石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AP 1例,恶性淋巴瘤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中并发AP 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可能诱发因素:病前进食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4例,有家族史1例,无明显诱因12例.临床分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3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3例.转归:3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儿童AP的病因以胆道疾病和特发性为主,胰腺病变一般较轻,预后良好.B超、CT和ERCP、MRCP检查对于发现病因和临床分型至关重要.对儿童AP尚需制订合理的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合并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EM)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整理分析1例克罗恩病合并红斑肢痛症的13岁女童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内镜检查结果、SCN9A基因分析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伴腹泻,双下肢端皮肤肿胀呈暗红色,肤温高并伴烧灼样疼痛。内镜检查见结肠呈多发性溃疡和息肉样隆起,病理检查提示为结肠黏膜局部脓肿形成。基因分析排除SCN9A基因突变。经口服泼尼松和美沙拉嗪,并联合双嘧达莫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渐获缓解。结论克罗恩病合并红斑肢痛症罕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因素、血小板增多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应用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AT-RT)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诊断为颅内AT-R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儿童2例,成人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近全切1例。术后放疗2例,随访6~13个月,3例病人目前均存活。结论颅内AT-RT是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手术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儿童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勇  储波  张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085-1086
目的探讨儿童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68例已确诊的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根据阳性率前5位作为参选标准,结合传统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论证。结果血沉增快、血红蛋白降低、α2球蛋白比例升高、CRP(CRP)升高、白细胞升高纳入参考诊断标准后,对于发病d3和d6的诊断率由原先的6.1%和57.6%提高到25.7%和80.0%,P均<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沉增快、血红蛋白降低、α2球蛋白比例升高、CRP升高、白细胞升高可作为早期不典型川崎病的参考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内镜下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36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内镜下的疾病类型,对其活检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66例患儿经内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单纯慢性胃炎206例(56.3%),慢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炎112例(30.6%),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48例(13.1%).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部病例存在胃窦黏膜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慢性炎症改变.Hp检查阳性者106例(28.96%),其中Hp感染者的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明显较未感染者重(P<0.01),而Hp感染与否与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严重程度无关(P>0.05).Hp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引起胃窦黏膜炎症活动性、萎缩和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镜下表现正常的十二指肠黏膜经组织学检查均有慢性炎症改变,其严重程度与Hp感染无关.Hp感染可引起较严重的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有症状的Hp感染儿童应予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36例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治疗的分析.结果儿童AP的病因:胆结石5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病变2例,胰头占位性病变1例,胰管多发性结石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AP 1例,恶性淋巴瘤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中并发AP 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可能诱发因素:病前进食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4例,有家族史1例,无明显诱因12例.临床分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3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3例.转归:3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儿童AP的病因以胆道疾病和特发性为主,胰腺病变一般较轻,预后良好.B超、CT和ERCP、MRCP检查对于发现病因和临床分型至关重要.对儿童AP尚需制订合理的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A对小鼠外周血及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发育及肠黏膜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幼鼠共20只,随机分为高维生素A组(维生素A 250 IU/g)及对照组(维生素A 4 IU/g),每组10只,干预3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及肠黏膜CD4+ CD25+ T细胞亚群,应用ELISA法测定小鼠粪便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及IL-23水平。结果:高维生素A组外周血及肠黏膜CD4+CD25+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对小鼠外周血及小肠CD4+ CD25+ T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调节IL-4及IL-23等细胞因子参与肠黏膜相关免疫反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76-978]  相似文献   
8.
儿童便血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储波  蒋丽蓉  周莎  徐亚珍 《海南医学》2007,18(1):47-48,68
目的 探讨儿童便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10-2006.3收治的95例便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便血患儿中大肠疾病59例(62.1%),其中大肠息肉50例(52.6%);乙状结肠炎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直肠炎2例;克罗恩病1例;直肠乳头状瘤1例;美克尔憩室29例(30.5%);小肠息肉2例;小肠假淋巴瘤1例;维生素K1缺乏症1例;肛裂1例;原因不明2例.95例患儿中58例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44例,同时予电凝电切摘除,无一例并发症.99mTc核素扫描检查36例,提示美克尔憩室25例.应用腹腔镜探查术辅助切除美克尔憩室22例.7例原因不明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美克尔憩室4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假淋巴瘤1例.6例直肠指检发现直肠息肉者直接经扩肛手术摘除.结论 大肠息肉和美克尔憩室是小儿便血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儿童便血可借助结肠镜和核素扫描明确病因.应用结肠镜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安全可靠,腹腔镜辅助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伤椎长斜向置钉对无神经症状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和伤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骨科70例无神经症状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成A组(38例)和B组(32例),A组行经伤椎长斜向置钉内固定术,B组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在术前及术后1、3、7 d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ABHR)、伤椎楔变角(VWA)、伤椎前后缘高度比(BI)、椎管侵占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良事件。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2组术后3、7 d的VAS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1 d,且术后7 d低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术后1、3、6个月的Cobb角、VWA、椎管侵占率、ODI均低于术前,ABHR、BI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3、6个月的Cobb角、VWA、ODI均低于B组,ABHR、BI高于B组;A组术后6个月的椎管侵占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15.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 P=0.039)。结论 经伤椎长斜向置钉能进一步改善无神经症状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Cobb角,促进伤椎恢复以及局部功能改善,控制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各级别胶质瘤中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各级别胶质瘤标本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随胶质瘤级别的升高,β-cate-ni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β-catenin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胶质瘤(P0.01)。免疫组化与上述结果类似,各级别胶质瘤同正常对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catenin表达水平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β-catenin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