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83年1月至1986年6月,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氏根治术42例。会阴部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两种:1.骶前间隙移植带蒂大网膜填塞,会阴切口一期缝合,20例(移植组);2.经缝合的会阴切口置于骶前间隙引流者22例(对照组)。疗效:移植组20例中,会阴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天,较对照组缩短了18天,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胎盘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对1例双胎之一神经母细胞瘤胎盘转移进行胎儿尸检和胎盘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孕28周宫内男性死胎,后纵隔巨大分叶状肿物,全身多脏器转移,胎盘干绒毛及终末绒毛血管内见肿瘤栓子,瘤细胞浸润绒毛间质并侵犯绒毛周围母体间隙。镜下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少,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有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局部见Homer-Wright假菊型团。免疫组化CD56、NSE、S-100、Syn(+),CK-p、HMB-45、LCA、desmin、BCOR等均(-),Ki-67高表达。随访母亲及另一胎女婴均未见异常。结论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胎盘转移十分罕见,胎儿常致死,预后差,肿瘤细胞浸润母体间隙并不引起母体转移。胎盘病理检查对胎儿肿瘤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产生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门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产生机理李席如综述吴金生,何泽生审校尽管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这一病理生理现象已有40余年,但其发生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引起高动力循环的因素十分复杂,在不同的肝硬化或/和门脉高压类型,以及病程的不同阶段均不尽相同。内脏及...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PHT)和上消化道出血(UGB)存在着分流术与断流术两种不同学术观点,并常被喻为古代大禹治水的“疏堵”之争.有趣的是大禹治水“疏堵”之争的结论是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我们试以对立统一观来认识自发性门体间分流(SPSS)的意义及其...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乳腺癌患者中,约有25%~30%的人恶化的速度会更快,而且容易复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HER2基因过度表达。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受体蛋白表达状态,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显色原位杂交(CISH)检测HER2基因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前瞻性随访20年的疗效。对其中部分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PVP动态测量,综合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2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近期无1例出血,再出血率为7.7%,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手术死亡率为3.3%,术后3,5.10和15年生存率为93.6%,83.6%,64.5%和54.5%。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术后门静脉直径(DPV)和门静脉压(PVP)较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术后让静脉头向侧支消失,肝脏门静脉灌注良好。结论:本联合术即切断了门奇静脉间反常血流侧支,又降低了PVP和缓解了门静脉高动力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合理,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8.
我院1983年1月至1986年6月,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氏根治术42例。会阴部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两种:1.骶前间隙移植带蒂大网膜填塞,会阴切口一期缝合,20例(移植组);2.经缝合的会阴切口置于骶前间隙引流者22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母亲胎盘病理绒毛膜血管病对新生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生后3 d内住院的患儿,根据母亲胎盘病理是否提示绒毛膜血管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母亲妊娠期合并症、新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先天结构畸形、小于胎龄儿、低Apgar评分发生率更高(P < 0.05);观察组患儿病死率、脑损伤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均更高(P < 0.05)。结论 母亲胎盘病理绒毛膜血管病的新生儿病死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高,需提高对绒毛膜血管病的认识,尽早干预,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动静脉结构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时肝外门脉系统血管结构成分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5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动静脉和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动静脉,分别作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胶原纤维染色和Mason三色染色,采用图象分析技术检测脾动脉、脾静脉壁中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的相对含量.结果门脉高压脾静脉壁增厚,管腔增大,内膜出现不规则的增生,呈结节样斑块,增生的内膜主要为平滑肌细胞,中膜、外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纤维肥厚增生,相对含量增多(P<001),胶原纤维相对含量减少(P<001).而脾动脉平滑肌相对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相对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门脉系统血管发生反应性改建,平滑肌增生,胶原相对量下降;脾静脉内膜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样”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