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择区性即ⅡA、ⅡB和Ⅲ区颈淋巴结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治疗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node negative,cN0)的声门上荆喉鳞癌隐匿性颈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SND(ⅡA、ⅡB和Ⅲ区)治疗52例cN0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结果.结果 52例cNO声门上型喉癌中32例同期行单侧(ⅡA、ⅡB和Ⅲ区),20例行双侧SND.52例颈清扫标本病理检查发现,颈转移阳性者15例(28.9%).3例首次病理检查阴性者在随访中发生未手术侧颈部转移,总的颈隐匿性转移率为34.6%(18/52),单侧、双侧隐匿性颈转移率分别为28.8%和5.8%.72侧颈清标本共获淋巴结1190枚,其中病理阳性30枚,分布于ⅡA区25枚(83.3%)、Ⅲ区5枚(16.7%).术侧颈部复发率为5.8%(3/52).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累积生存率为84.6%.淋巴结病理阴性和阳性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0(0/34)和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21),有无包膜外侵犯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50%(2/4)和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户=0.002).结论 颈SND(ⅡA、ⅡB和Ⅲ区)治疗cNO声门上型喉癌颈隐匿性转移是可行的,该术式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且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蛋白及其基因片段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声门上喉癌新鲜组织标本(实验组)及0.5cm外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按标本恶性度低、中、高度不同,分别制作不同恶性度的基因芯片,研究其上游基因NM_002426表达比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M_002426基因在3种不同恶性度基因芯片中都为高表达比率,较同族的基因片段比率均高,在中、高度恶性芯片中的比率是相应芯片中测定结果中的最高值;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MMP12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转移者与未转移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恶性度、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NM_002426基因显著增殖,编码产生的大量MMP-12对肿瘤的转移起到了关键作用;MMP—12及其基因的高表达可作为喉癌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单侧胸骨舌骨肌骨瓣在部分喉切除术后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侧胸骨舌骨肌瓣带舌骨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整复中的效果,探讨其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整复中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单侧胸骨舌骨肌瓣带舌骨整复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归纳统计手术后进食情况、气管套管拔管率、发声情况以及生存率等,并对不同术式的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3年生存率为79.5%,所有患者术后均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平均12.9d;气管套管的总体拔管率为76.7%,但各种术式的拔管率有所不同,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的拔管率明显低于其他术式;83.6%以上的患者术后发声可以满足日常言语交流。结论:带舌骨的胸骨舌骨肌瓣整复喉癌术后的拔管率、发声和吞咽功能的恢复均较为理想,其中拔管率与手术的术式有关,此种方法扩大了喉癌的切除安全界,较好地保证术后生存率,对于病变范围侧重于一侧的T3-4;病例可以取代全喉切除,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喉癌术后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自1978至1998年施行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163例的临床资料。按UICC2002年标准分期:I期5例,Ⅱ期95例,Ⅲ期48例,Ⅳ期15例。对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进行~些改进:常规切除舌骨;用甲状软骨外骨膜内翻与喉室切缘缝合;减少梨状窝内壁黏膜游离范围;甲状软骨与舌根肌肉吻合时由舌根黏膜下进针并尽量多带一些肌肉,使其与甲状软骨板断缘紧密对合。结果Kaplan-Meier法分别统计I~Ⅳ期全部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I期100.0%;Ⅱ期77.9%;Ⅲ期为54.2%;Ⅳ期为33.3%。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临床检查颈淋巴结未见转移(cN0)和有转移(cN+)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3.1%和4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吞咽功能全恢复。发音功能良好。拔管率为91.4%(149/163)。颈部隐匿性转移率为23.1%(30/130),cN1-3颈转移率为75.8%(25/33),总转移率为33.7%(55/163)。随诊发现致死原因主要为颈淋巴转移,占40.0%(20/50)。喉部复发致死占18.0%(9/50)。结论改进后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为部分声门上喉癌外科治疗的较为理想术式。建议声门上癌cN0患者行择区性颈侧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C-erbB-2基因的蛋白产物p185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p185在喉癌(52例),喉息肉(10例)及正常人喉粘膜组织(10例)中的表达.结果 ICAM-1、p185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9.2%,51.9%,其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复发、临床分期、5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AM-1、p185在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自然发展过程有关,同时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和与恶性度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选取高、低分化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抽提、纯化mRNA,同法再纯化同患者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R-NA;用Cy5荧光染料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mRNA作探针标记,以Cy3荧光染料对正常黏膜组织的mRNA作探针标记,一同和可检测4096个基因片段的BiostarH-40s型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得到的双色荧光标记芯片,将之分别扫描入计算机,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高、低分化2种芯片上均有大量基因片段出现了的高/低表达的情况,高分化芯片上异常表达片段数量为低表达351条,高表达417条,低分化芯片上异常表达者为低表达410条,高表达415条。在2种芯片中均有相同表达差异趋势的基因片段中,共计有90条基因片段出现低表达,其中随恶性度增高而降低的基因有19条;有78条片段呈现高表达状态,其中随恶性度增高而表达增加的有25条。表达异常的片段功能较分散;有大量的不明功能的片段发现。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不能用单一的基因变异解释,而是由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变异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差异;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度与多个基因片段异常表达相关。很多新发现的片段的功能不明了,对于确定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内在机制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2 4临床N0 (clinicalN0 ,cN0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 ,为颈淋巴结的正确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76例T2 4cN0喉癌患者被随机分为颈根治性清扫术 (radicalneckdissection ,RND)及颈功能性清扫术 (functionalneckdissection ,FND)两组。分别完成 2 1例 (2 2侧 )和 5 5例 (6 0侧 )。将所获淋巴结按区标记并逐一行病理检查 ,以确定转移情况。结果 RND组平均每侧获淋巴结 2 9 6枚 ,FND组 2 4 7枚 ,差异无显著性 (F =3 4 15 ,P =0 0 6 8)。两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3 3% (7/ 2 1)和 34 5 % (19/ 5 5 ) ,总转移率为 34 2 % (2 6 / 76 )。 2 6例颈淋巴结阳性者中 2 5例 (96 2 % )位于Ⅱ、Ⅲ区。共获淋巴结 2 130枚 ,转移阳性淋巴结 6 0枚 ,其中 5 9枚 (98 3% )位于Ⅱ、Ⅲ区。 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 (5 7/ 76 )、6 6 7% (44 / 6 6 ) ;两组的 5年和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4 % (15 / 2 1)、76 4 % (42 / 5 5 )和6 1 9% (13/ 2 1)、6 8 9% (31/ 4 5 ) ,统计学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0 2 394 ,P >0 5 ;χ2 =0 314 3,P >0 5 )。颈部总复发率为 7 9% (6 / 76 ) ,两组分别为 9 5 % (2 / 2 1)和 7 3% (4/ 5 5 )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10 5 9,P >0 90 0 )。颈淋巴结阳性与阴性者 10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urvinvin基因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凋亡抑制作用及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重组survivin腺病毒感染喉癌细胞系后分别用MTT法、FACS、Western 法检测转染细胞生长情况,并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分析蛋白质谱的变化。结果重组survivin腺病毒感染人喉癌Hep2细胞48h后,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生长旺盛;FACS检测见G1/S和G2/M期的细胞明显增多;Western 法见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10和CASPASE-11在病毒感染后表达减少;SELDI检测可见质荷比(m/z)分别为M4924_02、M8518_09和M2454_31的3个蛋白质峰在腺病毒感染组的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组survivin腺病毒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并且其作用与Caspase-3、Caspase-10和Caspase-11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Survivin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株喉癌细胞株,40例喉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Survivin基因在120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显示喉癌细胞株和67.5%(27例)的喉癌组织表达Survivin mRNA,而癌旁组织内无1例阳性表达.SP法显示在Survivin基因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6.7%,其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复发、临床分期、5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与喉癌的自然的发展过程有关,同时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Survivin基因可能成为喉癌新的诊断标志及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