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菊花硫磺熏蒸前后挥发油类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硫熏前后菊花中的挥发油,通过GC MS/MS联用技术对比菊花硫熏前后挥发油成分差异。结果: 从硫熏前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出201个色谱峰,硫熏后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出227个,菊花硫磺熏蒸前后挥发油共有成分有27个,硫熏后新出现72个成分,消失了50个成分。结论: 硫熏前后菊花挥发油成分、数量和含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索硫熏菊花和其他硫熏中药的区分鉴别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3.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和鼻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AR不仅是个医疗问题,还加重了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并可伴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变应性结膜炎等病症,已成为全球性公众健康问题.随着工业化进展、现代生活方式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世界范围的AR的患病率在10%~25%[2],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我国中心城市的AR自报患病率为8.7% ~24%,不同地区间差异很大[4].AR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既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同时又受到吸入、食入和接触等多种外在致敏原的影响,并与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生活习惯、地域和年龄等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息肉的组织细胞学特征,探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及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观察134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计数、分组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34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型有69例,占51.49%,淋巴细胞聚集型有52例,占38.81%,混合型有10例,占7.46%;中性粒细胞聚集型有3例,占2.24%。4组间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肥大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浆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呈负相关(r=-0.534,P<0.01),淋巴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呈正相关(r=0.601,P<0.01),浆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呈正相关(r=0.202,P<0.05)。结论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似乎与肥大细胞及Ⅰ型变态反应无关, 各种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相互作用是导致鼻息肉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对探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医护人员高危药品风险因素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对高危药品的安全性进行问卷调查, 全面梳理和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18 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260 人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医院及填表人员基本信息,高危药品知识,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等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达90.77%。 调查结果显示,高危药品临床使用过程存在认知度不高、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谨、缺乏培训等问题。结论:我市医疗机构还须加强高危药品风险管理, 以及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青岛地区近10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人群分布特征。 方法 对青岛市2008~2017年就诊的4 73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选择青岛地区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阳性率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是粉尘螨、户尘螨、蟑螂、大籽蒿花粉、梧桐花粉。槐树花粉以轻度过敏为主,其他变应原均以中度或中重度过敏为主。尘螨的阳性率高峰出现在8月到次年1月,大籽蒿花粉和豚草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为夏季,梧桐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为5~8月,槐树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为春季,蟑螂过敏的阳性率在9月份最高,猫毛、狗毛和产黄青霉在夏季阳性率最高。在过敏人群中,以同时对两种变应原和三种变应原过敏的人群为主,对单种变应原和四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者较少。粉尘螨和产黄青霉的阳性率高峰出现在7~17岁年龄段,其他变应原的阳性率高峰均出现在18~40岁年龄段。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在粉尘螨、户尘螨、大籽蒿花粉、梧桐花粉阳性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人群对豚草花粉、槐树花粉、猫毛、狗毛、产黄青霉过敏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男性人群对蟑螂过敏的阳性率高于女性。 结论 青岛地区近10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尘螨、蟑螂和花粉,变应原种类以同时对两种变应原过敏为主,尘螨的阳性率高峰为7月到11月,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动物皮屑和霉菌在夏季阳性率最高,大部分吸入性变应原在18~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对尘螨、大籽蒿花粉、梧桐花粉过敏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变应原上则体现出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及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地区的常住居民进行有关AR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总数为2400份,有效问卷为2052份,有效率为85.5%.总的2周患病率为6.4%,其中男性2周患病率为6.5%,女性2周患病率为6.2%,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03,P>0.05).总的就诊率为1.7%,未就诊率为4.7%;2周内患者就诊率为26.7% (35/131),2周内患者未就诊率为73.3% (96/131).未就诊的首要原因是:自我感到症状轻不予理会的占49.0%.在对AR的认知情况中:听说过AR的占60.2%(1235/2052);认为AR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为30.0% (616/2052).结论 AR就诊率小于患病率,就诊率较低的首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认为症状轻没有必要就诊.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1033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1 0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治愈率86.93%,好转率12.10%,无效率0.97%,其中Ⅰ型治愈率为95.82%,Ⅱ型治愈率为87.59%,Ⅲ型治愈率为65.45%,慢性鼻炎治愈率为100.00%.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操作、规范的术后随访以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息肉的组织细胞学特征,探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及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观察134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计数、分组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34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型有69例,占51.49%,淋巴细胞聚集型有52例,占38.81%,混合型有10例,占7.46%;中性粒细胞聚集型有3例,占2.24%。4组间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肥大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浆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呈负相关(r=-0.534,P〈0.01),淋巴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呈正相关(r=0.601,P〈0.01),浆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呈正相关(r=0.202,P〈0.05)。结论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似乎与肥大细胞及Ⅰ型变态反应无关,各种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相互作用是导致鼻息肉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对探讨鼻息肉的者病机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设计“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问卷调查表”。采用多阶段抽样及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青岛地区常住(5年及5年以上)居民,年龄在5~70岁,均无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及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居民。共调查2052人:调查分三个阶段:问卷调查阶段,根据问卷结果筛选AR可疑对象,对AR可疑对象进行专科检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以确诊。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发放问卷总数为2400份,有效问卷为2052份,有效率为85.5%,青岛地区5~70岁居民AR的患病率为12.08%,其中男12.7%,女11.3%,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8, P>0.05)。农村患病率为8%,城市患病率为15%,城乡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 P<0.05)。按ARIA标准:持续性AR为62%(153/248),季节性AR为38%(95/248)。青岛地区常见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海虾。结论 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12.08%,变应原主要为粉尘螨、屋尘螨、海虾。AR患病率季节性小于持续性、农村小于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