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喉非特异性肉芽肿的综合治疗方式的优先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确诊为喉非特异性肉芽肿的患者20例,对8例有气管插管史者,未经任何保守治疗即行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吸入类固醇2周;12例无气管插管史者,给予制酸药为主,支撑喉镜下手术、吸入类固醇、语音疗法为辅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有气管插管史患者出现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术后吸入类固醇治疗后治愈;无气管插管史患者,10例仅经制酸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经同时配合予支撑喉镜下手术、吸入类固醇及语音疗法后治愈。结论喉非特异性肉芽肿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对于有气管插管史者,优先选择手术及术后吸入类固醇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对于无气管插管史者,优先选择以制酸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解剖标志,减少手术中的风险,更有效地治疗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方法对98例(156侧)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患者行修正性手术,术中寻找较恒定的解剖标志为后鼻孔、上颌窦口、中鼻甲(或残余)、蝶窦前壁及眶纸板,并根据术前CT指引寻找鼻丘气房、上鼻甲及中鼻甲基板(或残余),在相关的解剖标志的指引下行全筛窦切除、蝶窦开放(如必要)、上颌窦及额窦开放,并记录上述解剖标志的出现率。结果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中皆可找到较恒定的解剖标志,鼻丘气房、上鼻甲及中鼻甲出现率较高,治愈7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结论运用较恒定的后鼻孔、上颌窦口、中鼻甲(残余)、蝶窦前壁和眶纸板以及鼻丘气房、上鼻甲及中鼻甲基板指引,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有效治疗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蝶窦开放治疗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蝶窦开放术的认识,以选择合理术式治疗蝶窦及其相关疾病。方法 回顾分析于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的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1型蝶窦开放术18例,相关疾病为细菌性蝶窦炎;2型蝶窦开放术19例,相关疾病为蝶窦真菌病、黏膜下囊肿及乳头状瘤;3型蝶窦开放术5例,相关疾病为蝶筛窦黏液囊肿、脑垂体瘤、岩尖胆脂瘤、岩尖胆固醇肉芽囊肿。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其中1例脑垂体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不同类型蝶窦开放不但可以治疗不同蝶窦疾病,还可作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径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癌癌前病变的认识,选择恰当的方法治疗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癌癌前病变。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9例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患者,其中26例采用喉内镜下声带黏膜剥脱术治疗,3例采用喉裂开下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若出现恶变者则至恶变时为此研究随访结束时间。结果 17例一次性治愈;2例复发,采用喉裂开下喉部分切除术治愈;10例癌变,此患者之后按肿瘤分期分别行开放性手术。结论病理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喉癌癌前病变恶变率高,采用支撑喉镜下声带黏膜剥脱术治疗喉癌癌前病变仍有较高的治愈率,但术后必须严格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壁外耳道-鼓膜瓣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能否提高鼓膜修补成功率和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伴中、下鼓室自行封闭患者66例(66耳),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其中31例术中应用前壁外耳道-鼓膜瓣内植法鼓室成形(前瓣组),35例应用软骨和筋膜内植法鼓室成形(软骨组),测定术前及术后6个月气导(AC)、气骨导差(AB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前瓣组成功率为96.8%(30/31),软骨组88.6%(3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前瓣组有效率为88.46%,软骨组为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即前瓣组优于软骨组。结论伴有中、下鼓室封闭的慢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前壁外耳道-鼓膜瓣鼓室成形能提高筋膜成活率,术后鼓膜穿孔率低,较好成形鼓室,并能同期听力重建,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于蝶窦外侧隐窝囊肿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5年间收治的9例原发于蝶窦外侧隐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其中7例患者以面颊部麻木感为主诉,2例患者进行性视力下降为主诉;头面部均无明显阳性体征。均于全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行囊肿开窗引流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消失。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的囊肿引流口均与蝶窦相通形成永久性引流口,无闭塞或复发。结论 ①原发于蝶窦外侧隐窝囊肿的有其独有的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区别于一般的蝶窦囊肿;②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行囊肿开窗切除术是治疗原发于蝶窦外侧隐窝囊肿的微创、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额侧窗式切除术结合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治疗侵及前联合的T1b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前联合受侵的T1b期声门型喉癌患者22例,均行喉额侧窗式切除术结合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治疗;随访5年,观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发音功能、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二周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无一例发生误咽;术后患者发声功能(G分级)较术前改善者为86.4%(19/22),与术前相同者为13.6%(3/22);肿瘤复发2例,1例为原位复发,1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复发率为9.1%(2/22);5年生存率为95.5%(21/22).结论 喉额侧窗式切除术结合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式适用于前联合受侵的T1b期声门型喉癌,该术式能相对完整地保留喉的骨架及生理功能,不易引起喉狭窄,且修复组织稳定,能有效改善发声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以避免其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4例异位甲状腺的临床资料。结果①4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5~36岁,其中1例于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诱发症状。②气管内及舌异位甲状腺多表现为呼吸道阻塞及刺激症状。③B超示正常甲状腺存在或缺如,核素扫描对异位甲状腺可显示或不能显示,CT平扫异位甲状腺CT值变化较大。④1例经手术切除治愈,1例予甲状腺素口服症状好转,2例未予特殊治疗。结论异位甲状腺症状与激素水平改变有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单靠B超、CT或核素扫描不易诊断异位甲状腺,必须相互结合,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壁外耳道-鼓膜瓣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能否提高鼓膜修补成功率和手术疗效.方法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伴中、下鼓室自行封闭患者66例(66耳),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其中31例术中应用前壁外耳道-鼓膜瓣内植法鼓室成形(前瓣组),35例应用软骨和筋膜内植法鼓室成形(软骨组),测定术前及术后6个月气导(AC)、气骨导差(AB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前瓣组成功率为96.8%(30/31),软骨组88.6%(3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瓣组有效率为88.46%,软骨组为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前瓣组优于软骨组.结论 伴有中、下鼓室封闭的慢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前壁外耳道-鼓膜瓣鼓室成形能提高筋膜成活率,术后鼓膜穿孔率低,较好成形鼓室,并能同期听力重建,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