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0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听力青年志愿者听觉稳态反应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听阈的客观测试,人们多采用耳声发射、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40 Hz AERP)等,但都有各自的缺陷.多频听觉稳态反应(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MASSR)多简称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具有频率特异性,整个反应结果由电脑自动判读,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眩晕是指某些部位的血管病变引起前庭系统某一部位血液灌注供血不足缺血,而致该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眩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对血管病变诊断的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对血管性眩晕与磁共振相关性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听神经病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特征,探讨耳声发射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听神经病患者45例(90耳)和正常人38例(76耳)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并对2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听神经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DPOAE全部可引出,听神经病组DPOAE的幅值在所有9个频率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除4.0kHz点(P=0.606)外,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神经病组的DP图幅值与本底噪声的差值(SNR)在0.5、0.7、4.0、6.0、8.0kHz5个频率点低于正常对照组,除4.0kHz点(P=0.126)外,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1.4、2.0、3.0kHz处高于正常对照组,1.0k,1.4k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3.0kHz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是诊断听神经病的重要听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由20052013年入院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109例,均给以改善微循环加激素静点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按照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分组,分析各因素与疗效(有效,无效)的相关性。先行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再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总有效率为73.4%(80/109),治愈率71.6%(78/109)。无效率为26.6%(29/109),患者性别、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高脂血症,血粘稠度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发病年龄和伴有糖尿病对疗效产生影响。结论年龄大于50岁、空腹血糖≥7.0mmol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5.
迷路震荡致听力损害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造成的听力学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选取85例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耳科及神经系统全面检查、颞骨或头颅CT扫描,对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40 Hz听觉相关电位检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听力损害多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多≤60 dB,少数患者听力损失较重或为混合性聋,部分患者可伴耳鸣、眩晕、恶心或短暂呕吐等症状;(2)伤后不同时间的听力损失程度不一,各检查阈值与正常听力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听力损失多在高频区;(3)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与正常听力组比较,除Ⅰ-Ⅲ、Ⅰ-Ⅴ波间期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1)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造成一定程度的高频听力损害和轻微脑干损伤,部分患者伴有前庭功能障碍:在评估或鉴定外伤后听力损伤程度时,还应考虑到伤后不同时期听力变化规律,合理把握鉴定时间,最终做出客观合理的临床诊断或法医学鉴定.(2)ABR与40 Hz听觉相关电位检查联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听力检查中的不足.为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学者报道脑震荡后患者遗留听功能障碍占脑震荡后遗症的23.2%,仅次于头晕、头痛,其病理表现为耳蜗微循环障碍、突触损伤等,脑震荡对听功能的损伤已逐渐引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关注~([1-3]).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眩晕是指某些部位的血管病变引起前庭系统某一部位血液灌注供血不足缺血,而致该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眩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对血管病变诊断的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对血管性眩晕与磁共振相关性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眩晕是指某些部位的血管病变引起前庭系统某一部位血液灌注供血不足缺血,而致该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眩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对血管病变诊断的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对血管性眩晕与磁共振相关性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眩晕是指某些部位的血管病变引起前庭系统某一部位血液灌注供血不足缺血,而致该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眩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对血管病变诊断的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对血管性眩晕与磁共振相关性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GE公司Signa Excite 3.0 T超导MRI设备,对7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将其分类.结果 75例血管性眩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