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耳后注射甲强龙对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住院治疗的113例(113耳)突发性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三组:A组43例(43耳),B组38例(38耳),C组32例(32耳),分别耳后注射甲强龙40 mg隔一日一次、隔二日一次、隔三日一次,均共注射4次;同时每组均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聋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复查纯音听阈,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2%(16/43)、36.8%(14/38)、46.9%(15/32),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次耳后注射甲强龙对突发性聋的有效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对1%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耳蜗毛细胞退行性变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1月龄雄性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40 mg·kg-1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尾静脉采血测定小鼠空腹血糖,通过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小鼠的ABR阈值,耳声发射测试(OAE)实验检测OAE阈值,应用小鼠耳蜗铺片技术计算小鼠耳蜗外毛细胞的缺损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耳蜗毛细胞中GRP78、caspase-12、p-ERK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2次注射STZ后7和14 d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8和35 d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5),35 d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8、12和24 kHz各个频率的ABR阈值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频刺激下模型组小鼠OAE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在中频和高频刺激下模型组小鼠OAE阈值明显升高(P<0.05)。小鼠耳蜗外毛细胞缺损主要集中在底回端,耳蜗中回和顶回外毛细胞缺损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蜗中的底回外毛细胞缺损率明显升高(P<0.05),中回和顶回外毛细胞缺损率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蜗毛细胞中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ERK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ERS能够引起糖尿病小鼠耳蜗外毛细胞缺损率和ABR脑干听力阈值升高,并降低p-ERK和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提示ERS可促进2型糖尿病小鼠耳蜗毛细胞的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耳蜗畸形与耳蜗正常患者经人工耳蜗微创植入后其听力恢复及残余听力保护的情况。 方法 经术前颞骨CT、内耳水成像及听力学检查对患者进行分组纳入,分析38例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资料,耳蜗畸形16例,耳蜗正常22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分以及残余听力保留情况,听力保留标准:125、250、500 Hz平均阈值较术前升高<10 dBHL。 结果 人工耳蜗电极均能顺利植入,术中检测电极阻抗均正常,开机后两组对象人工耳蜗均工作正常,听觉反应良好。16例耳蜗畸形患者术后1个月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82%,完全保留率33%,部分保留率49%。22例耳蜗正常患者,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100%,完全保留率82%,部分保留率18%。随访6个月、1年听力保留率与1个月时无变化。耳蜗畸形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5.7±1.2、3.5±1.0;耳蜗正常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6.4±1.1、3.7±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蜗畸形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言语康复情况、对声音的反应能力与耳蜗正常患者术后无明显的差异。但耳蜗畸形由于结构的影响,耳蜗畸形组低频残余听力的保留率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研究耳蜗正常与耳蜗异常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其术后疗效及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为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前列地尔对噪音性耳聋大鼠耳蜗毛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Bax及Bcl_2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地尔治疗组和针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制备噪音性耳聋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力阈值测试.联合治疗组的针刺治疗穴位选取三焦经腧穴翳风(双)、外关(双).对各组大鼠进行耳蜗VEGF、Bax及Bcl-2表达检查.结果: 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ABR听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VEGF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低,耳蜗Bcl-2 mRNA表达减弱, Bax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VEGF水平显著恢复,耳蜗Bcl-2 mRNA表达增强, Bax mRNA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针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改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害,其改善听力、保护耳蜗结构是通过调节耳蜗基底膜毛细胞VEGF、耳蜗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mRNA的表达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