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喉癌下咽癌术后的舌部、咽喉部、颈段食管及颈部皮肤等组织缺损的修复经验。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喉癌、下咽癌患者177例,男147例,女30例。年龄42~75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首次治疗的IV期喉癌49例、IV期下咽癌44例、复发喉癌55例和复发下咽癌29例。原发灶切除:全喉+全下咽切除88例,全喉+全下咽+舌根切除29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33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26例,全舌+全下咽+全喉+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1例。缺损类型及修复材料:下咽近环周缺损120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其中颏下皮瓣25例、胸大肌肌皮瓣53例、股前外侧皮瓣42例。下咽环周缺损57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15例,包括股前外侧皮瓣9例和胸大肌肌皮瓣6例;行游离空肠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口咽、颈段食道缺损者21例;联合应用游离空肠瓣、胸大肌肌皮瓣或(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舌、口咽、颈段食道缺损或(和)颈部皮肤组织缺损者10例;采用胃上徙管胃成形修复下咽合并全食道缺损11例。术后放疗95例,组织瓣无放射性坏死。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92.1%(163/177);修复瓣坏死14例患者行再次修复手术成功,包括空肠4例,另一侧胸大肌皮瓣6例,另一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咽瘘经换药后愈合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咽部及造瘘口复发13例(再手术7例,放化疗6例),食管二重癌5例予以放化疗,颈部淋巴结复发17例(再手术9例,放化疗8例)。肺转移6例,肝转移2例,多个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7例。局部复发死亡23例,远处转移死亡12例。全组3年生存率50.4%;5年生存率39.4%。结论①晚期和复发的喉癌及下咽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需根据患者的缺损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自体修复材料;②复杂的多重组织和器官的缺损需要用多种自身材料叠加修复以重建上消化道;③密切观察游离组织瓣的血运状况,及早处理坏死的组织瓣并重新修复,以确保伤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放射治疗应用于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因口颊癌术后出现腮腺瘘且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MeV电子线照射,每次2 Gy,每天1次,每周5次,照射总剂量为8~18 Gy(平均剂量9.7 Gy),照射野包括整个腮腺区域。结果 3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腮腺瘘患者均治愈,治愈率达100%。后期随访3个月,无1例再次出现腮腺瘘。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口干以及味觉改变,未观察到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放疗用于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治疗,其起效快、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前下部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之间淋巴结(lymph node between sternocleidomastoid and sternohyoid muscle,LNSS)转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PT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计数LNSS数目,计算该组淋巴转移率,测定转移淋巴结最长径。对性别、年龄、甲状腺肿瘤最长径、原发灶侧别、肿瘤部位、多发癌灶、颈前带状肌侵犯、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等7个因素与颈前下部LNSS转移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出现该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4.3%;转移淋巴结共29个,平均最长径(0.5±0.12)cm。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比较,LNSS转移的患者同时发生颈中央区及颈侧区多发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P﹤0.05),肿瘤侵犯颈前带状肌较常见(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长径大小、原发灶侧别、肿瘤发生部位、多发癌灶比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和带状肌侵犯的PTC患者易同时发生LNSS转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 mRNA及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MGB1 mRNA及蛋白在30例喉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MGB1蛋白在喉鳞癌患者及正常志愿者血清中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示HMGB1 mRNA(HMGB1/GAPDH)在喉鳞癌组织、癌旁黏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x)±s)分别为1.25±0.12、0.3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7,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HMGB1蛋白(HMGB1/β-actin)在喉鳞癌和癌旁黏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9 ±0.10、0.34±0.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4,P<0.05).结果显示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及是否吸烟有关(P值均<0.05);而与年龄、性别、是否饮酒及肿瘤病理分级无关(P>0.05).ELISA结果显示,喉鳞癌患者及正常志愿者血清中HMGB1质量浓度分别为(24.80±14.08) ng/ml、(23.58±14.6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05).结论 HMGB1 mRNA及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且表达水平与T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thoracoacromial artery perforator,TAAP)是近年来应用于颈部和咽部组织缺损的新技术,本文分析使用TAAP修复颈咽部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7年4月诊治20例TAAP修复咽瘘、咽部黏膜缺损和颈部皮肤缺损。本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3岁。下咽癌切除+全喉切除10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7例,颈部皮肤缺损3例。咽部黏膜缺损4.5 cm×3 cm~6.5 cm×5 cm,颈部皮肤缺损5.5 cm×4 cm~8 cm×6 cm,皮瓣大小6 cm×4 cm~8 cm×6 cm。结果18例术后皮瓣成活,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没有出现皮瓣坏死,其中15例行下咽黏膜修复的患者,术后2~5周恢复经口进食并行术后放疗,剂量60~67 Gy。另2例术中发现穿支血运障碍,更换成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缺损。随访3~36个月,1例术后14个月出现胸段食管癌,1例术后18个月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均予以放化疗, 1例术后1年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予以化疗,余病例无复发。结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因为邻近颈部、血管相对恒定、皮瓣薄适用于修复咽部黏膜和颈段食管缺损;胸肩峰动脉为血管蒂的一蒂双岛的TAAP和胸大肌皮瓣同时修复复杂的颈部皮肤和咽部黏膜缺损。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细小,穿越锁骨下隧道时穿支区域和血管蒂不能扭曲,发现皮瓣血运异常应及时更换其他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居泉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属沙雷菌属,近年其少见的人体感染与部分多重耐药已引起临床重视。恶性肿瘤合并居泉沙雷菌的报道罕见。2019年4月我院收治1例巨大腮腺恶性肿瘤合并居泉沙雷菌感染的病例。入院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单次剂量3 g,每8小时1次抗感染治疗;联合局部伤口换药,每天2次。局部感染控制后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2个月于当地医院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左侧术区+双侧颈部Ⅰ~Ⅴ区共放疗50 Gy。术后6个月复查,头颈部及全身无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估晚期复发性声门型喉癌挽救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行挽救性手术的54例晚期复发性声门型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率、拔管率和咽瘘发生率,长期生存率采用Kaplan 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结果54例挽救性手术患者中,其3年生存率51.9%,5年生存率23.2%;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拔管率为100%;咽瘘发生率12.5%。结论挽救性手术是复发性声门型喉癌治疗的基础。合理且广泛地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应用良好的修复咽喉和颈部软组织缺损的技术,是确保复发性喉癌挽救性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EphA2)蛋白对鼻咽癌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2000将EphA2蛋白过表达载体pEGFP-N1-EphA2和空白载体pEGFP-N1分别转染鼻咽癌5-8F细胞,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并计算各组紫杉醇药物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紫杉醇作用后鼻咽癌5-8F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改变。结果鼻咽癌5-8F细胞EphA2蛋白上调后,紫杉醇药物在亲本细胞组和空白载体对照组中的IC50值分别为(1.4±0.05)nM/L和(1.3±0.06)nM/L,而实验组中的表达为(3.8±0.52)n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实验组(45.76±3.89)%较亲本细胞组(65.85±2.28)%和对照组(64.52±3.31)%的G0/G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期细胞的实验组(31.56±1.59)%较亲本细胞组(2 5.7 6±1.8 9)%和对照组(2 4.5 5±3.6 4)%和G2/M期细胞的实验组(2 3.1 0±4.55)%较亲本细胞组(8.39±0.81)%和对照组(10.94±3.27)%的比例则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凋亡率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EphA2蛋白能通过影响鼻咽癌细胞周期改变而调控其对紫杉醇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