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检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 PCIV)患者前庭神经电生理和眼动功能的变化以探讨PCIV的前庭功能变化。 方法 对已经由临床和磁共振动脉成像或CT血管造影证实为PCIV的患者分别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 VNG)及前庭双温交替试验(alternate bithermal caloric test, BT) 等检查,并将各项检测数据与对照组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cVEMP, oVEMP的潜伏期及左侧峰间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 照组c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 =11.4、9.55、 7.17和7.71, 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t =3.07, P<0.00)。o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 =7.88、5.35、 7.58和6.39, 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为( t =2.33, P<0.00);右侧峰间振幅及双侧振幅差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NG检查病例组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的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扫视试验:χ2=7.35, P<0.01;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 χ2=8.08, P<0.005)。病例组半规管轻瘫指数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组半规管轻瘫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 P<0.05)。结论 VEMP主要检测前庭神经的电生理变化, VNG和BT注重于视眼动和视前庭功能检测,能够在神经体征和影像学变化出现前敏感检测出PCIV的前庭功能异常变化,对PCIV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40耳)迟发性膜迷路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纯音测听、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高刺激ABR、前庭双温试验等结果。主要予以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为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膜迷路积水与听力下降同侧25例,对侧9例,双侧3例。水平半规管和球囊均有积水10例,水平半规管积水9例,球囊积水15例,VEMP和双温试验均正常3例。VEMP正常12例,异常者25例,其中6例患侧p13-n23振幅消失,5例p13潜伏期延长,14例患侧p13-n23低振幅。37例患者中一周内完全控制眩晕发作18例;眩晕明显减轻、二周后完全控制17例;2例行化学迷路切除后眩晕未再发作。结论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诊断应依据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前庭双温试验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等检查结果综合判定;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是主要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对患者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对象为2001年至2009年由同一术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且均为术后6个月以上年龄大于6岁的患者。排除1例非前庭因素自行放弃使用人工耳蜗者,共有12例患者参与本研究。应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检查进行前庭功能检测,以p13、n23波潜伏期与振幅作为评定指标。结果12例患者双侧短声刺激p13波和n23波出现率为50%(6/12)。诱发出波形的手术耳组p13潜伏期与非手术耳组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耳组n23潜伏期与非手术耳组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13-n23|手术耳组与非手术耳组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0.009,P>0.05)。手术耳组振幅低于非手术耳组振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对VEMP的传导并无影响,但可造成手术耳VEMP振幅下降,可能与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刺激或长期的电极植入对球囊功能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