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吻合血管的前臂桡侧皮瓣和小腿内侧皮瓣移植,为3例因喉癌和1例食道癌切除所致下咽和颈段食道缺损的病人进行了一期重建术。术后再造食道通畅,吞咽功能良好。为下咽和颈段食道再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鼓室导抗图与鼓室积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鼓室导抗图的峰压值、坡度及中耳共振频率点在诊断鼓室积液的价值。方法 对183例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鼓室导抗图的分析。采用GSI-33型中耳分析仪,确定鼓室图的峰压值、梯度、中耳共振频率点。129耳经鼓室穿刺抽液,发现鼓室内有分泌物。结果 B型曲线抽液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C型曲线抽液阳性率(P<0.05)。68耳C型曲线患者,峰压点为-150--350dapa,坡度均大于150dapa,中耳共振频率范围在250-1050Hz之间,向低频侧移动。低于600Hz的鼓室积液阳性率明显高于600Hz以上的患者(P<0.01)。结论 通过分析鼓室图的峰压、坡度及中耳共振频率点对判断鼓室是否积液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蒂颈阔肌皮瓣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喉缺损修复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6例声门型喉癌,其中T1aN0M0 26例,T2N0M0 44例,T2N1M0 3例,T3N0M0 8例,T3N1M0 5例,均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用带蒂颈阔肌皮瓣修复缺损。结果3个月后的拔管率为95.3%,进食正常。术后1年发声功能:I、II、III级分别为3.4%、47.7%和40.7%。术后随访满5年48例,3~5年18例,3年内12例,术后2年失访8例。5例术后2年复发,行喉全切除术 颈清扫 放疗,其中3例再次手术后死于远处转移。目前在访人数72例。结论声门型喉癌(T3以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带蒂颈阔肌皮瓣是修复喉缺损较好的材料,取材方便、容易制作、容易存活,术后拔管率高、发声良好,而且可以用于较大的组织缺损修复,基本上可以代替以往的其它修复材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喉部和气管时的手术治疗。方法对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不同程度侵犯喉部和气管的惠者进行甲状腺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部分切除气管并用带蒂肌瓣一期修复,侵犯范围大的进行全喉切除。结果8例甲状腺癌均可全部切除,4例康复后发音和呼吸正常,3例呼吸正常但有不同程度的声嘶,1例同时喉全切除后用电子人工喉发音。8例术后均服用甲状腺素片,随访1~2年,没有复发。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累及喉部和气管,手术范围可适当扩大,对于不超过气管直径1/3的气管缺损,可进行带蒂肌瓣一期修复,不会引起气管狭窄,喉部有较大的侵犯,可同时喉全切除术,甲状旁腺的再植可以存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认识喉淀粉样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11例喉淀粉样变性患者,做间接喉镜下手术5例,支撑喉镜下手术1例,喉裂开术2例,垂直半喉切除声门重建术1例,未做手术2例。结果失访3例,术后复发2例,6例情况稳定。结论(1)Symmers分类方法具有临床价值。(2)诊断、鉴别诊断依据刚果红染色呈棕红色、偏光显微镜下呈双折光和绿荧光的特殊形态。(3)喉淀粉样变性确诊后,必须排除全身性、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及多发性浆细胞瘤。(4)根据每个患者的严重程度,病情轻可以保守观察,病情重必须外科切除。(5)术后有复发可能,必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喉淀粉样变性病的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认识喉淀粉样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11例喉淀粉样变性病患者,行间接喉镜下手术5例,支撑喉镜下手术1例,喉裂开术2例,垂直半喉切除声门重建术1例,未手术2例。结果:3例失访,2例复发,6例情况稳定。结论:①Symmers分类方法具有临床价值;②诊断、鉴别诊断依据刚果红染色呈棕红色,偏光显微镜下呈双折光和绿荧光的特殊形态;③喉淀粉样变性确诊后,必须排除全身性、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及多发性浆细胞瘤;④治疗依赖患者的严重程度,轻者可以保守观察,重者必须外科切除;⑤可以复发,必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是我国九大癌肿之一。据国内外统计,鼻咽癌的颈部转移率为37~90%,约有45%的鼻咽癌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据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00例鼻咽癌中,颈淋巴结肿大初发症状有453例占45.3%,治疗时症状有774例占77.4%。国内前者统计略高。在合并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中,有11例入院作了颈淋巴结清扫术: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8岁。起病至手术时间:1月者1例,3月者1例,4月者1例,7月陶正德(1979)报告的1647例颈部转移恶性肿瘤中,来自鼻咽部者为1053例占63.9%。一、临床及病理资料我院自1975年10月~1984年6月统计689例鼻咽癌的各种首发症状中,亦以颈淋巴结肿大为最多,计有430例占62%(见表1),比  相似文献   
8.
喉淀粉样变性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喉淀粉样变性病是一种病理性蛋白质在不同组织细胞间沉积。本综述喉淀粉样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认为Symmers分类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刚果红染色呈棕红色,是经典的、最特异的组织化学实验,偏光显微镜下呈双折光和绿荧光的特殊形态也是诊断、鉴别诊断的依据,当诊断不能确定时,电镜可以确诊。喉淀粉样变性确诊后,必须排除全身性、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及多发性浆细胞瘤,虽然这些疾病不常见。处理依赖每个病人的严重程度,某些病人可以保守观察,如疾病引起显症状或面积增大,必须外科切除。此病可能复发,必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简化全喉切除术,减少戴管时间,对全喉切除气管造口进行改良。方法:①不切断甲状腺峡部,②气管旁不作游离,③切口皮肤直接与气管缝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秩和检验,保留环状软骨者,μ=4.61,P〈0.01,戴管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切除环状软骨者,μ=7.67,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后手术简单,戴管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失去发声讲话的能力,成为“无喉者”,其恢复发声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分为手术发声方法和非手术发声方法。在非手术发声方法中,最常见的为食管发声和仿生医学生物工程的人工喉。按人工喉的结构,又分为气动人工喉、电磁人工喉和电子人工喉三大类。而电子人工喉比前两者更具优点,具有发声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懂、清洁卫生、重新发声讲话成功率高、噪声比低等优点,也是国际上最流行的发声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