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6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使鼻窦炎性消退。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愈97例,占60.6%;显效40例,占25.O%;有效18例,占11.3%,临床总有效率96.9%;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彻底切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鼓膜双孔穿刺注药后行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鼓膜双孔穿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仅糜蛋白酶,同时行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巾耳炎97例,对照组44例单独采用鼓膜双孔穿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仅糜蛋白酶。结果 随访3个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鼓膜双孔穿刺注药后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肯定,治疗简单,费用低,病人易于接受,确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应用包括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盐酸西替利嗪、鼻内镜下鼻腔黏膜神经高频电灼术和鼻内解剖结构正常化手术在内的综合疗法治疗13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疗后随访1年,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本组患者显效110例(80.88%),有效24例(17.65%),无效2例(1.47%),总有效率98.53%。复发患者49例(36.02%),其0796%的病例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程短而且疗效显著,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鼻侧切开术辅助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鼻侧切开辅助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按Krouse方法分级,本组病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1例。结果随访1-3年,仅1例复发,复发率为0.83%。结论鼻侧切开辅助鼻内镜对治疗Ⅱ级及其以上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本组病例证明,该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优于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桂长俊  姚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01-2102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OSAHS患儿,经过腺样体或/和扁桃体切除,观察儿童OSAHS的改善情况。结果74例术后鼾声和憋气均消失,6例术后仍有鼾声的患儿采用CPAP治疗,一周后鼾声明显好转。结论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桂长俊  田崇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86-3087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重度OSAHS患者,术前预防性气管切开后择期局部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手术全程在患者完全清醒配合下完成.在咽肌张力正常的情况下很轻松的完成了UPPP的操作.结果 随访3~6个月后问卷调查:12例患者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10次/h,夜间睡眠鼾声明显降低,感觉白天精神状况、嗜睡均明显改善,对颈部不明显的瘢痕能够接受.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手术治疗重度OSAHS患者中,明显优于全身麻醉插管下在咽肌张力松弛的状况下操作,克服了咽肌松弛状态下准确设计、切除及对位缝合组织的难度,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及颈部瘢痕不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使用基底在上的皮下组织蒂的鼻唇部岛状皮瓣成功地修复8例鼻部缺损的病例,并对该皮瓣的血供进行了研究。术前先按鼻部缺损的大小和形状,沿鼻唇皱襞设计一岛状皮瓣,此皮岛转位覆盖鼻部创面后应无张力。皮岛的位置决定于缺损部位和以眶下孔为枢轴的皮瓣蒂的长度。因此,对鼻侧面皮肤缺损,皮岛应设在鼻唇部带毛区以上;鼻底部、鼻小柱和鼻背部中线缺损,因需要一较长的蒂,皮岛应设在口角水平或其下方。手术沿设计的岛状皮瓣作皮肤切口,沿皮下脂肪层广泛分离掀起皮瓣,并注意保持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前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用的方法为经鼓膜穿刺抽液注药、鼓膜切开引流或经鼓膜安装通气管 ,疗效各有不同。本文采用地塞米松经鼓膜穿刺冲洗鼓室、咽鼓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疗效尚满意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0耳病人均系门诊病人 ,年龄 16~6 5岁 ,平均 5 2岁。 6 4耳 (80 % )为鼓室积液 ,病程在 15d至2个月间 ,平均 34d。 16耳 (2 0 % )经声阻抗测定为鼓室负压(B型鼓室图 ) ,病程在 1 5月~ 5个月。1 2 治疗方法 用 1ml针筒配以 5号针头 ,抽取地塞米松0 6~ 0 8ml,另抽少量空气 ,总量达 1 0~ 1 2m…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 1990~ 2 0 0 2年间实施鼻唇部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12例系鼻尖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 ,6例为鼻尖外伤创面 ,2例为鼻背部黑色素细胞瘤术后创面。缺损面积 1 5~ 2cm× 2~ 4cm。1 2 手术方法 首先按鼻部缺损的大小、形状 ,在鼻唇皱襞部设计一岛状皮瓣 ,皮瓣转位覆盖鼻部创面后应无张力。皮岛的位置取决于鼻部缺损部位和以眶下孔为枢轴的皮瓣蒂的长度。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除鼻部病变组织 ,修整受皮床 ,使之平整。沿鼻唇沟设计的岛状皮瓣作皮肤切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