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unt氏综合征亦称耳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 -带状疱诊病毒 (VZV)感染引起的多发性颅神经炎症。临床典型表现为耳痛、耳部疱疹、周围性面瘫、可伴有耳鸣、耳聋及眩晕等内耳症状。但由于症状出现的先后不同 ,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 ,影响部分病例早期诊断。我科从 1989- 0 3~ 2 0 0 0 - 0 4对 30例Hunt氏综合症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提高本病诊治水平的方法。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中男 18例、女 12例 ,年龄 2 0 - 63岁 ,平均 37岁 ,2 1例有典型耳部疱疹、耳痛和周围性面瘫 ,发病 3~ 4d得到早期诊断 ,其中 10…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嗅粘膜诱发嗅性诱发电位(olfactoryevokedpotentials,OEP)作为一项客观而灵敏的电生理检测技术 ,具有广阔的科研前景。本实验以电刺激大鼠嗅粘膜 ,成功记录到大鼠OEP ,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对嗅球神经元中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hydroxylase ,TH)表达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①实验动物 :6~ 8周龄健康大鼠 2 4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80~ 2 2 0g ;②实验仪器 :诱发电位仪 (MEB -5 30 4K型 ,日本光电株式会社 ) ,TD -2 0 0 0真彩色病理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性耳聋病因迄今尚未阐明 ,然导致突聋的任何一种原因均不可避免地影响内耳微循环、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治疗突聋成为众学者之推崇 ,我科于 1998年 7月开始应用葛根素治疗突聋 2 5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突发性耳聋患者 45例 ,其诊断标准均符合1988年最新修订标准。其疗效评定亦采用此标准。病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单号为葛根素组 (治疗组 ) ,共 2 3例子 ,男 11例 ,女 12例 ,年龄 12~ 6 8岁 ,平均 41岁 ,双号为血塞通组 (常规组 ) ,共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18~ 90岁 ,平均 44岁。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例,其中明确诊断6例,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例、Machado-Jesoph病1例、双下颌骨骨折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1例、Vogt-小柳-原田病1例、Bell面神经麻痹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为可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或Lyme病。脑脊液检查5例其中有阳性发现者4例。Lyme抗体检查6例中有阳性发现者1例;影像学检查5例中有阳性发现者2例;肌电图和瞬目反射检查7例,均为周围性损害。7例患者均应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结果患者随访时间最长2个月,以House-Brackmann Ⅰ级为面神经麻痹完整治愈标准。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少见,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诊断失误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应该在临床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中面对这样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做细致的全身检查;同时应了解可能的原发病及其特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5.
东菱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聋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1996-11~2000-10对突发性聋患者给予东菱克栓酶治疗,并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中滴注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和分组病例入院依据1996年10月全国美尼埃病和突发性聋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学术会议评定的标准[1],对以下病例不纳入本课题:①院外经过治疗者。②以往听力减退者。③年龄超过65岁者。将入院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42耳,男18例,女12例,左侧13耳,右侧12耳,双侧17耳。年龄21-64岁,平均46岁,从发病到治疗开始平均21.1d,听力损失程度(纯音听阈)轻度(20~40…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研究骨髓间质细胞在面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质细胞培养;大鼠面神经10mm缺损模型制备、手术修复及细胞移植;对大鼠移植段再生神经电生理测试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术后二周,细胞植入组轴突再生明显;术后八周,细胞移植组再生轴突计数、神经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振幅均高于单纯变性骨骼肌组。结论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可以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然而,骨髓间质细胞移植的确切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多软骨炎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poly-chondritis,RP)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34例RP临床病例资料,重点分析RP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表现。结果全部34例均有耳、鼻、喉或气管等部位的受累表现,累及其中两处以上者27例(79%),以这几个部位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或体征者鼻19例(56%),喉19例(56%),气管18例(53%),支气管18例(53%),关节或/和肋软骨22例(65%),眼部15例(44%)。首诊于耳鼻咽喉科者10例。首次发作确诊者仅13例(38%)。确诊前病情反复发作最多者达8次。结论RP的早期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早期确诊的关键是熟知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向Schwann-like细胞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成年大鼠骨髓间质细胞(MSCs)向Schwann—like细胞转化的方法和机理。方法分别用变性神经提取液和含有大鼠白血病抑制因子(rLIF)、上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的诱导液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细胞,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细胞性质;同时培养大鼠Schwann细胞作为对照。结果经变性神经提取液诱导后细胞转化为梭形细胞,并排列成网状;经细胞因子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排列,S-100,GFAP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变性神经提取液中含有促使骨髓间质细胞向Schwann-like细胞分化的必要成份;LIF可能是这些必要成份的重要组成之一。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功能分级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建立统一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回顾国内外献中所见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总结这些方法的评价内容、方式和分类,并从有效性、可靠性和易行性等方面对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面神经功能评价内容包括静态、动态和并发症三个方面。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主观判断法和客观测量法。各方法在有效性、可靠性和易行性方面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结论:目前已报道的面神经功能分缀方法均难以在临床上被普遍采用,建立统一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方法问题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内听动脉血栓形成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由于内听动脉供应区的侧支循环较差 ,且由该动脉供血的耳蜗、前庭器官对缺血反应特别敏感 ,故临床表现急、重且疗效不甚理想。我院自 1995 - 0 4~ 2 0 0 0 - 0 3对内听动脉血栓形成的 16例病人给予东菱克栓酶治疗 ,并以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作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及分组入选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CT证实为内听动脉血栓形成。具体标准 :发病在 1~ 3d内 ;年龄<75岁 ;无意识障碍 ;既往无出血史及胃肠道溃疡史 ;近期无手术及心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