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BLU与cyclin D1和cyclin B1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NPC组织及36例慢性鼻咽炎(CN)组织中BLU与cyclin D1、cyclin B1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者的表达与N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NPC组织中,BLU阳性表达率低于CN中的阳性表达率,cyclin D1与cyclin B1阳性表达率高于CN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5)。BLU表达与年龄、T分期有相关性,cyclin D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yclin B1表达与临床分期与T分期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LU与cyclin D1在NPC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78,P=0.011),BLU与cyclin B1在NPC组织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089),cyclin D1与cyclin B1在NPC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r=0.084,P=0.191)。BLU表达阳性组的总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组,cyclin D1表达阳性组总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cyclin B1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法分析结果显示BLU、cyclin D1、T分期、N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LU、cyclin D1及淋巴结转移是NPC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BLU表达下调,而cyclin B1和cyclin D1高表达,可能在NPC发生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其中评估NPC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人类染色体3p21.3区域被证实有与包括鼻咽癌在内的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多个抑癌基因集聚。如BLU基因,在鼻咽癌中表现为表达下调,而在其他肿瘤则表现为启动子甲基化,体外试验或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但具体的抑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3p21.3区域及其中抑癌基因BLU在鼻咽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颅底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一种可指导手术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的分级方案。方法 纳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资料齐全的鼻咽癌放疗后颅底组织坏死手术病例共100例,随访皆无肿瘤复发。根据影像病变部位、操作难度、临床手术风险,并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基于影像资料的分级方法。分析不同分级病变与手术效果、预后的关系。结果 根据拟定的分级标准,本研究纳入的100例患者中Ⅰ级17例,Ⅱ级30例,Ⅲ级22例,Ⅳ级26例,Ⅴ级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放疗次数(OR=0.214,P=0.004)、CT分级(OR=19.371,P=0.022)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设定的治愈条件,手术总成功率为71.00%,其中Ⅰ级88.24%,Ⅱ级86.67%,Ⅲ级68.18%,Ⅳ级53.85%(鼻内黏膜瓣47.62%,颞肌瓣80.00%),Ⅴ级20.00%(鼻内黏膜瓣0%,颞肌瓣100.00%)。中位随访时间为10.29个月。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后颅底组织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级,能够有效地评估预后风险及指导手术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瘤的特点和诊疗方法,以减少临床上对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通过报道2015~2016年诊治的2例曾在外院误诊误治的侵袭性垂体瘤病案,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特点及诊疗方式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瘤因其侵袭性特点而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相似疾病,导致后续治疗方案的误差。目前该病尚缺乏统一、确切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上仍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该病的手术全切率较低,易复发。结论只有熟练掌握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才能避免临床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PC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或性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测手段进行诊断.其中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高频数字视频成像、透射电镜和基因检测是国际指南推荐的检测手段,然而由于复杂的检测设备难以普及,往往对PCD的诊治造成延误.在目前对PCD的诊断中,免疫荧光染色法(IF)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该方法通过对纤毛结构的特异性标志物进行染色,间接检测纤毛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PCD的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针对PCD的诊断方法进行概述,并着重介绍IF在PC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入路行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隙残留或复发淋巴结清扫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例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隙淋巴结残留或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诊断,其中5例单纯行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隙淋巴结清扫术,7例因有鼻咽癌原发灶残留或者复发同时行鼻咽-颅底肿瘤切除术。结果12例(共13侧)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出现声嘶、进食呛咳及颈内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口内切口感染,1例患者切口部分缝线松脱,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至2018年4月,中位随访23个月(6~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咽旁隙内再发转移灶。结论内镜下经口入路行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隙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地切除转移灶,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