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腺样体肥大(AH)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暂停、慢性浆液性中耳炎和鼻窦炎。这种疾病在变应性疾病的儿童中更常见。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与腺样体肥大的高发生率人群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322例由于变应性疾病正在接受治疗和随访的儿童。把门诊同期100名没有变应性疾病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同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腺样体组织由耳鼻喉医师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内镜检查和放射学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这些患者中,765例男童(57.9%),557例女童(42.1%),平均年龄为5.9±3.3岁。照组中,56名男童(56%),44名女童(44%),平均年龄为6.3±4.1岁。变应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和性别没有显著差异。变应性疾病患儿中164例(12.4%)确定患腺样体肥大而对照组仅3例(3%)。变应性疾病患儿又分为患和不患AH两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特应性疾病家族史方面的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然而,AH组患儿中家里的香烟烟雾暴露和AR的发生频率显着增加。应用回归模型研究各变量对AH发生的影响(根据年龄,性别,香烟烟雾暴露,哮喘,AR,特应性皮炎的存在,特应性体质的存在,对屋尘、花粉、皮屑,链格孢菌和蟑螂的过敏)发现AR和香烟烟雾暴露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变应疾病的患儿发生AH的频率较高。AH患者中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屋尘。AR和香烟烟雾暴露的存在是发生AH的风险因素。具有这些风险因素的儿童应该常规检查是否患AH。  相似文献   
2.
鼻科学     
鼻息肉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的表达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表达和定位,这种蛋白是一种抗菌多肽,存在于正常的鼻黏膜和人类鼻息肉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先天的宿主防御系统中是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颈气管食道穿透伤急救水平,总结经验教训,作者针对1例颈气管食道枪击穿透伤急救处理,复习文献,结合该例资料进行讨论。认为对颈气管食道枪击穿透伤急症处理,首先保证气道通畅,止血,保证生命体征平稳,而后尽可能在清创处理同时探查取出金属异物,及时探查处理有利于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结构异常与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5、IL-17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鼻腔结构异常及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其中,鼻腔结构异常50例为结构异常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为鼻窦炎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人为对照组。取3组鼻腔分泌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FN-γ、IL-5、IL-17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FN-γ、IL-5、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构异常组与鼻窦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窦炎组显著高于结构异常组(P<0.05);鼻窦炎组病情比结构异常组重,鼻窦炎组鼻塞、喷嚏、鼻涕及鼻痒症状评分显著高于结构异常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鼻腔结构异常、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IFN-γ、IL-5、IL-17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鼻腔结构异常与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伴有IFN-γ、IL-5、IL-17水平高表达,并且患者病情越严重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ECR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用普通抗原卵清蛋白(OVA)联合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来诱导小鼠ECRS,建立小鼠ECRS实验模型.方法 将2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组[腹腔注射及鼻腔滴入磷酸缓冲盐(PBS)]、SEB组(腹腔注射PBS,鼻腔滴入SEB)...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间歇性低氧小鼠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作用。 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UC组,n=12)、单纯间歇性低氧组(IH组,n=12)、低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1 mg/kg ROS+IH组,n=12)、中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3 mg/kg ROS+IH组,n=12)、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9 mg/kg ROS+IH组,n=12),IH组及罗格列酮灌胃处理后的各组小鼠置于间歇性低氧舱内给予间断通气,每天8 h。干预4周后,实验动物分两批,一批使用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血清MDA及SOD浓度;另一批使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结果 (1) 与UC组相比,IH组血清MDA浓度升高(P<0.05),SOD浓度降低(P<0.05);与IH组相比,罗格列酮处理后的各组MDA浓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SOD浓度升高(P<0.05)。(2) 水迷宫结果:与UC组相比,IH组水迷宫测试潜伏期延长、穿台次数减少、在平台象限所占时间百分比减小(P<0.05);与IH组相比,9 mg/kg ROS+IH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台次数增多、在平台象限所占时间百分比增大(P<0.05)。 结论 间歇性低氧能导致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改善间歇性低氧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局部变应性鼻炎(Ioal allergic rhinitis,LAR)是一种局限于鼻腔的变应性反应,不存在全身性特异性体质,而以局部产生特异性IgE(sIgE)抗体、在自然暴露于气传变应原时出现Th2型黏膜细胞浸润和鼻腔变应原激发试验阳性伴有炎症介质(类胰蛋白酶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释放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背景:屋尘螨(HDM)过敏与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和变应性性哮喘有关。目的:探讨标准化(SQ)HDM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片剂(ALK,H?rsholm,丹麦)治疗成人和青少年呼吸道HDM变应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报告AR治疗结果。方法:将604例至少14岁的患HDM过敏的AR及轻至中度HDM变应性哮喘的患者随机双盲1:1:1:1分为4组,每天分别给予1,3,6 SQ-HDM或安慰剂治疗。治疗结束时的鼻结膜炎症状和药物评分是预先确定的肺外终点。随后对总联合鼻炎评分(total combined rhinitis score,TCRS)大于0的患者(如在4周的基线期内的AR症状和/或AR药物的使用)进行亚组分析。该亚组包括498例(82%)患者。结果:在亚组中,6SQ-HDM组和安慰剂组间的治疗结束后的TCRS绝对差异为-0.78在(95%置信区间为-1.47~-0.07,相对差异为28.8%,P=0.0357)。此外,标准活动时的鼻炎生活质量问卷总分(RQLQ)及其各维度评分(活动,睡眠,非鼻、非眼部症状,鼻部症状)存在显着差异。TCRS和鼻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与计量有关,1和3 SQ-HDM组间评分数值差异较低,无显著性差异。整个试验人群分析显示安慰剂组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观察到所涉及的安全问题。结论:轻到重度AR的6 SQHDM治疗组的疗效与安慰剂组相比表现在,TCRS和鼻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鼻炎基线水平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H2O2诱导的离体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分离生后3-5 d的小鼠耳蜗基底膜,培养24 h后不同浓度PPARγ激动剂15D-PGJ2(10μM,30μM)预处理24h,再分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H2O2(3mM,6mM)的培养基培养24小时。采用NF200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离体耳蜗基底膜螺旋神经纤维免疫荧光染色,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螺旋神经纤维形态以及密度改变。结果 3m M H202单独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基底膜螺旋神经节24h时,螺旋神经纤维呈节断状损失改变,神经纤维逐渐变细局部断裂,染色变淡,神经纤维数量明显降低。随着H202浓度的增加,受损伤的螺旋神经微丝数目呈明显增加趋势。10μM 15D-PGJ2预处理24小时能提高H202损伤后基底膜螺旋神经纤维的数量。30μM 15D-PGJ2预处理组螺旋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加。随着15D-PGJ2浓度提高,其保护作用加强。结论 PPARγ激动剂15D-PGJ2可减轻H2O2诱导的离体小鼠耳蜗基底膜螺旋神经节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息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 5 (IL 5 )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的表达对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聚集的作用及IgE与IL 5和GM CSF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连续两步免疫酶法 (Sandwich)检测 31例鼻息肉标本 (鼻息肉组 )和 11例下鼻甲黏膜标本 (对照组 )组织匀浆中IgE水平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组织匀浆中IL 5和GM CSF水平 ,同时观测两组组织中EOS的浸润程度。结果 :鼻息肉组IgE、IL 5和GM C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圴 P <0 .0 1) ,且三者水平分别与鼻息肉组织中EOS浸润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3、0 .5 4和 0 .4 8,均P <0 .0 1) ,且鼻息肉中IgE与IL 5和GM CSF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5和 0 .4 2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IgE局部水平的上调提示鼻息肉中存在局部变态反应 ,其对鼻息肉中IL 5和GM CSF的表达上调和EOS的聚集具有重要作用 ;IL 5和GM CSF在鼻息肉中高表达 ,对EOS的浸润聚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