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慢 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组,CIH组大鼠置于间歇低氧舱8 h/d。8周后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核因子κB(NF-κB)、YKL-40表达。结果 ①CIH组大鼠PO2、SaO2随舱内氧浓度变化改变;常氧组PO2、SaO2基本保持不变。②血清指标:CIH组IL-10浓度低于常氧组(P <0.05),两组YKL-4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CIH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免疫组化:CIH组NF-κB表达高于常氧组(P <0.05);两组大鼠血管几乎无YKL-40表达。结论  CIH导致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其机制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上气道塌陷引起呼吸暂停、通气不足、睡眠结构紊乱、打鼾、频发血氧饱和度降低等[1].慢性间歇低氧(CIH)是OSAH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2].  相似文献   
3.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给了大学生们施展才华的平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统一规划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下,会遇到什么困难,并该如何解决?调查发现,文、理、工、医等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背景不同,具有的优劣势以及参与此计划的动力和获益皆不同.因此,高校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时,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和鼓励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食道癌上纵膈淋巴结转移引起右侧声带麻痹,并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在临床上很少见。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声音嘶哑20 d入院。无咳嗽、咳痰,无咽部异物感及吞咽困难,无胸骨后疼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盗汗等。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及肝炎史;否认家族病及遗传病病史;有吸烟、饮酒史。查体:血压130/80 mmHg,脉搏65次/min,呼吸18次/min。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均等,双侧语颤无明显增强、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率65次/min,律齐。电子喉镜:右侧声带麻痹,咽喉部黏膜光滑,未见异常新生物。颈部彩超:甲状腺右叶厚2.1 cm,左叶厚1.9 cm,峡部厚0.3 cm。双侧甲状腺内部回声均匀,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胸部CT:胸廓入口水平气管右后方软组织密度影(图1A)。头颈部MRI:双侧放射冠区及半卵圆中心可见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影,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胃镜结果回报距门齿26~31 cm可见新生物(图2B),病理为鳞状细胞癌。考虑为食管癌伴颈部转移,转移灶浸润右侧喉返神经导致右侧声带麻痹。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例1,女,69岁,因“声音嘶哑伴喉痛半个月”于2015年12月9日到我院就诊。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咽喉炎,抗生素、雾化吸入治疗10 d,声音嘶哑及喉痛无好转。病程中无午后低热及盗汗,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在我院查体及电子喉镜检查,双侧扁桃体、口底及舌根散在片状淡粉色隆起,表面呈细颗粒状。双侧声带轻度水肿,右侧声带前份鱼腹状稍突出。行扁桃体及口底隆起处活检,病理结果:(双侧扁桃体及舌根)鳞状上皮增生,上皮内及上皮下有较多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上皮下淋巴组织增生。建议口服复方瓜子金颗粒,半个月复查,复诊结果:声音嘶哑及喉痛症状较前加重,余无其他不适。电子喉镜示:双侧扁桃体、口底及舌根散在片状淡粉色隆起,表面呈细颗粒状。病变范围较第一次就诊广,且片状粉色隆起明显。双侧声带充血肿胀,右侧声带鱼腹状突出较前明显(电子喉镜表现见图1)。追问病史,1个多月前胸、后背曾有较多圆形皮疹,详细检查前胸,有少许浅褐色圆形痕迹。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A ntibody particles agglutinate experi-ment,TPPA)示:梅毒抗体阳性。进一步查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esilient packet ring,RPR)示,1∶128倍稀释阳性。临床诊断:咽喉部梅毒。给予罗红霉素、卞星霉素治疗。电话随访:声音嘶哑及喉痛症状消失,建议复查电子喉镜RPR,患者不同意,故未复查。例2,女,50岁,因“咽痛1个月余”于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手掌皮肤呈有脱屑,曾按咽炎、扁桃体炎间断口服咽炎片和头孢类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在我院查体示,双侧扁桃体Ⅰ度,腭舌弓及双侧扁桃体见片状隆起,表面呈细颗粒状。双侧手掌隐约可见圆形皮疹痕迹。TPPA示:梅毒抗体阳性。RPR示:1∶64倍稀释阳性。临床诊断为咽梅毒,给予治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6.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NHL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异源性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扁桃体是原发于口咽部淋巴瘤的最常见部位,因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误诊及漏诊.我科2016年10月收治1例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要症状的扁桃体NHL,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锁骨骨折(Clavicle fracture);淋巴漏(Lymphatic leakag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