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术在颈深部化脓性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35例颌面颈部化脓性炎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脓肿部位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局部放置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球引出脓液,配合常规抗炎、支持和对症处理。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全身发热、咽痛等症状明显好转,局部炎症反应基本在1~3 d内控制,伤口大部分可以一期愈合,创面小而美观。结论  颈深部化脓性感染行脓肿切开引流后,局部行负压引流术,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师的工作量,愈合快,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伴眩晕患者半规管损伤的频率特征。方法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124例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和低频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vHIT试验。以vHIT的增益值(video-head impulsetest gain,vHIT-G)、HST诱发摇头眼震(head shaking nystagmus,HSN)和冷热试验单侧半规管反应非对称值(u-nilateral weakness,UW)为指标,分析两组对象三组不同责任半规管的三项试验结果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六个半规管的vHIT-G均符合正态分布,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5,P=1.000);两侧前、水平和后三个半规管平均vHIT-G分别为16.80%±9.80%、16.57%±10.30%、16.52%±11.12%。突聋组的患耳前、水平和后三个半规管vHIT-G分别为22.84%±8.08%、30.17%±11.26%、31.03%±8.90%,均符合正态分布,与对照组相应半规管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vHIT、HST和CT阳性率分别为37.9%、45.2%和79%,CT分别与HST及vHI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0,),vHIT与HS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在不同UW值区间,HST和vHIT的阳性率随着UW值增加也逐渐增加。结论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多存在半规管损伤,且主要发生在低频区;随着损伤的加重,也可累及半规管的中、高频区。中频HST和高频vHIT不宜用作突聋患者半规管损伤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嗓音声学检测对喉白斑患者嗓音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 Dr. Speech 软件对 48 例喉白斑患者(喉白斑组)和 50 例健康者(正常组)进行嗓音分析和电声门图(EGG)检测, 比较 2 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信噪比(SNR)、最长发声时间(MPT)6 个嗓音分析参数和 EGG-Jit? ter、EGG-Shimmer、EGG-NNE、EGG-HNR、EGG-SNR、接触率微扰(CQP)、接触幂微扰(CIP)7 个 EGG 参数, 并分析 EGG 波形。 结果 嗓音分析参数中, 喉白斑组 Jitter、Shimmer 和 NNE 均高于正常组, HNR、SNR 和 MPT 均低于正常组( 均 P< 0.05); EGG 参数中, 喉白斑组 EGG-Jitter、EGG-Shimmer、EGG-NNE、CQP 和 CIP 均高于正常组, EGGHNR、EGG-SNR 均低于正常组(均 P< 0.05)。 喉白斑组 EGG 波形渐开相速度加快, 整个闭合相缩短, 呈尖峰状, 波形规律, 波形异常率占 72.9%(34/48)。 结论 嗓音分析和 EGG 同步化测试可为声嘶程度提供客观指标, 为喉白斑的预防、疗效评估、术后复发和发音矫治提供嗓音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嗓音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行Dr.Speech声学参数分析软件,采用电声门图检测方法对82例OSAHS患者及53例健康人电声门图信号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接触率微扰、接触幂微扰、声带振动及电声门图波形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正常发声时,22例轻度OSAHS患者电声门图信号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接触率微扰、接触幂微扰分别为(1.037±1.493)%、(5.627±1.872)%、(-16.109±1.719)dB、(2.638±0.633)%、(166.789±30.492)% ;24例中度OSAHS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1.578±0.362)%、(8.478±1.635)%、(-11.517±1.614)dB、(6.043±0.936)%、(255.210±91.224)%;36例重度OSAHS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2.138±1.384)%、(14.888±4.089)%、(-7.677±2.151)dB、(11.749±7.164)%、(431.233±259.266)%,均明显高于53例对照组(0.517±0.303)%、(3.299±2.196)%、(- 2 1 . 9 3 3±5 . 4 7 7)d B、(1 . 3 2 2±0 . 9 4 2)%、(58.834±131.8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部OSAHS患者的声带振动规律性均严重失常,电声门图波形不规律。结论 OSAHS患者上呼吸道结构改变,引起非生理性呼吸,声带黏膜干燥,弹性减弱,电声门图声学指标升高,振动严重失常,应对OSAHS患者的嗓音质量予以关注,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患者发声时最小声门面积(minimum glottal area,MGA)与声学及空气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正常人(正常组,女30例,男20例)、35例声带息肉患者(息肉组,女20例,男15例)及36例声带小结患者(小结组,均为女性)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应用配套KIPS软件计算发/i:/音时MGA;采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Computerized Speech Lab 3700,CSL3700)及空气动力学嗓音功能分析仪(Aero-phone II Voice Function Analyzer)测试息肉组和小结组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ar-mony to noise ratio,HNR)、平均气流率(mean airflow rate,MFR)、声门阻力(glottal resistance,Rg)、声门下压力(subglottal pressure,SGP),并分别与发声时MG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女性发声时MGA为258.85±116.19,明显小于小结组(463.86±135.25)(P<0.05);正常组发声时MGA为308.25±158.53,明显小于声带息肉组(592.03±299.20)(P<0.05)。小结组发声时MGA与声门下压力无明显相关性(r=0.060,P>0.05);息肉组发声时MGA与声门下压力呈正相关关系(r=0.997,P<0.05)。息肉组及小结组发声时MGA分别与基频微扰(r=0.968,P<0.05和r=0.990,P<0.05)、振幅微扰(r=0.981,P<0.05和r=0.996,P<0.05)及平均气流率(r=0.995,P<0.05和r=0.996,P<0.05)呈正相关,与声门阻力(r=-0.998,P<0.05和r=-0.992,P<0.05)及谐噪比(r=-0.996,P<0.05和r=-0.992,P<0.05)呈负相关。结论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患者发声时MGA增大,声门闭合不良是其声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