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74篇
口腔科学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疗相关肿瘤是放疗后的少见并发症,其诊断标准如下:1放疗病史;2二次肿瘤位于原放射野内;3二次肿瘤在组织学上与原发肿瘤性质不同;4放疗与二次肿瘤发生有一定间隔时间,潜伏期至少5年。鼻咽部接受放疗所致颞骨肿瘤未见特别报道。该文报告7例,男6例,女1例。肿瘤均位于前次放疗的照射区-颞骨范围内。放疗与颞骨肿瘤出现的间隔为5~30年,平均12.9年。鳞癌5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3例行术后放疗,1例行术前、后化疗。其中2例死于手术后3个月内,1例死于其它疾病,另4例已分别存活3个月、7个月、27个月及36个月。由于…  相似文献   
2.
198 3年~ 1984年共有 30 5例患儿因复发性中耳炎 (RAOM)分泌性中耳炎 (OME)行首次鼓膜穿刺置管术 ,最终对 2 81例进行 5年随访研究。 RAOM96例、OME185例。其中年龄在 5~ 8个月者 6 9例、9~ 11个月者 136例、12~ 16个月者 76例。男性 58.4 %、女性4 1.6 %。 2 81例中双耳置管术 2 79例 ,以初次鼓膜穿刺置管术时病情较重耳为该患儿的代表耳。所置入的通气管为 Shah Veut Teflon管 ,内径为 1.1mm,手术在局麻下进行 ,初次手术不做增殖体切除。如置管期间出现耳流脓 ,经 4周以上抗生素治疗及耳部清洗滴药无效的则于全麻下行增殖体切…  相似文献   
3.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复杂,具重要血管及神经。该间隙疾患较少见,多为良性肿瘤,缺乏自觉症状,在耳鼻喉科领域不引起注意。近年CT的进展便于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作者报告咽旁间隙肿瘤3例,其中多形性腺瘤2例,神经鞘瘤1例(Antoni A型),对此3例的CT影像给予评价。首先,C T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和范围,除水平断面外必要时尚可加照额面。再者,C T可提示肿瘤原发部位,对其鉴别诊断及手术进路选择有参考价值。多形性腺瘤可发于腮腺深叶向咽旁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9例中隔粘膜下切除及下鼻甲修剪术前鼻内应用可卡因收缩粘膜血管并局麻。用药后立即并每隔10~15分钟抽血,以气液层析测定血清中盐酸可卡因浓度。5例系待患者在手术台上全麻后,以卷棉子将25%可卡因糊施敷于鼻粘膜。该糊剂由医院配制,内含盐酸可卡因112.5g,猪的干肾上腺22.5g,氯丁醇4.5g,液体石蜡238g,白凡士林72.5g。4例在患  相似文献   
5.
血中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应用同位素酶法、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较易测定。作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动态指标,作者使用新创制的高速液相色谱法,对内耳刺激下交感神经的功能——血中儿茶酚胺的动态以及血压脉搏进行测定。选择对象:既往有眩晕史、但无耳聋、身体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类咽鼓管的组织学、生理学及功能解剖已有不少报告,但尚缺乏对咽鼓管从低级向高级动物发展的比较解剖学以及动物和人类咽鼓管年龄改变的研究。作者系统地研究了具有鼓室和咽鼓管的动物,从两栖类开始包括爬虫类、鸟类及哺乳类,比较他们的咽鼓管解剖构造,并与人类咽鼓管年龄改变对比,得到下述成果:(1)两栖类青蛙及爬虫类蜥蜴咽鼓管呈广阔开放状  相似文献   
7.
90%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鼻粘膜变态反应激发试验亦多呈阳性,且鼻腔检查与有明显症状的变应性鼻炎基本相似,可谓是一种潜在性鼻变态反应症。作者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潜在性鼻变态反应患者51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儿54例,又选过去无变态反应来院做扁桃体手术患儿11例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切除术后止痛尚无良策。Weligodpola(1983)宣称挤切法比剥离法疼痛轻,但许多医院未将挤切法列为常规手术。Aastrop等(1976)采用冷冻手术,疼痛未见明显减轻。Ritter等认为电凝较结扎止血术后疼痛轻;Roy等(1976)则报告电凝止血术后疼痛增剧。Penn(1952)报告局部应用激素、局麻及抗生素可减轻术后疼痛;但Davison(1952)、Anderson等(1975)认为局部注射无效,反可增加  相似文献   
9.
鼻咽部恶性肿瘤就诊多已达晚期,受解剖部位限制难以手术,大多对放疗敏感,故目前以放疗为主。肿瘤组织类型不一,放疗敏感性各异。作者统计鼻咽部恶性肿瘤47例,迄1983年已随访3年以上。按WHO分类(1978年)为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癌10例,未分化癌18例,淋巴上皮癌8例,恶性淋巴瘤7例,腺样囊性癌1例,脊索瘤3例。年青者淋巴上皮瘤居多。平均年龄: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癌55岁,未分化癌55岁,淋巴上皮瘤31岁,恶性淋巴瘤51岁。初起症状多样,有耳鸣、耳堵塞感、耳聋、渗出性中耳炎等耳部症状者12例,有鼻堵、鼻出血、咯痰带血等鼻部症状者10  相似文献   
10.
1904年Gradenigo报道急性中耳炎伴颞顶部顽固疼痛、复视为特征的综合征以来,本世纪前半报告较多。其原因有岩尖部气房感染、岩尖部限局性脑膜炎、硬脑膜外脓肿等。但自抗生素问世以来,化学疗法发展,本综合征已十分罕见。森山等统计1961~1976年日本耳源性颅内合并症213例,其中有岩部炎8例,占3.7%,全都合并于非胆脂瘤性中耳炎。作者报告1例合并于胆脂瘤性中耳炎的Gradenigo氏综合征。本例系胆脂瘤继发感染且伴有原发性白细胞减少,后者似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