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9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N)最常见的病原是EB病毒(EBV),其次是巨细胞病毒(CMV),大约占8%,在嗜异性抗体阴性的IMN中,几乎半数与CMV有关。为了解儿童传单患儿的病原学性特性,我们对796例拟诊为IMN患儿作了特异性血清抗体,EBV~IgM和CMV~IgM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患儿79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末稍血象检测异型淋巴细胞>10%,疑诊为IMN分布0~3岁293例,4~6岁246例,7~12岁257例。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2.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鼻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三个特征使SNIP与其它鼻腔肿瘤有很大的不同:局部破坏性大,复发率较高,有癌变可能。SNIP分期至关重要,其在SNIP术式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公认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分期系统。手术是SNIP首选治疗方式,术式可分为鼻外入路、鼻内镜入路以及联合入路,但是切除SNIP的最佳术式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对SNIP分期系统以及术式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有关变应性鼻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鼻咽喉科医生多看重手术,故对变应性鼻炎(AR)或不屑一顾或认为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近20年来全球AR的流行率急增,我国11个城市AR的自报患病率为8%~21.4%~([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ulphurdioxide,SO2)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影响,探讨SO2对鼻黏膜的毒性作用机理。方法纯系雄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R组和3个SO2吸入组(在AR基础上吸入不同剂量的SO2),共5组,每组10只。收集各组小鼠鼻腔灌洗液和外周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自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常规HE染色观察鼻窦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鼻窦黏膜中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D,SP—D)的表达。结果随着吸入SO2剂量的增加,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IL-5、IL-13的水平增高,鼻窦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增多,且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4、0.874、0.894、0.891及0.870,P值均〈0.01)。56mg/m^2和112mg/m^3SO2吸入组鼻窦黏膜中SP-D的表达随着吸入SO3浓度的增高而增强,而168mg/m^3SO2吸入组中SP-D的表达反而降低(P〈0.001)。结论鼻腔吸入的SO3可以促进Th2细胞因子表达,增加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在一定程度上加重AR病变。  相似文献   
5.
65例难治性鼻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住院65例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采用鼻内镜下探寻出血部位、并予以速即纱TM可吸收止血纱布分区填塞的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2003级五年制医学生进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看法、对学科的期望和预期采用的教学手段等内容。结果表明,本科生专业知识储备较弱,应当循序渐进,教师应努力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下呼吸道细胞因子及黏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以卵清蛋白+Al(OH)3 基础致敏、局部以2%卵清蛋白激发制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取实验动物鼻黏膜及肺组织做HE染色、阿森过碘酸雪夫(alcin blueandperiodicacid schiff, AB PAS)染色,分别观察炎症细胞及杯状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支气管黏膜上皮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alveoluslavagefluid, BALF)中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 4, IL- 4 )的水平;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 ICAM -1)及鼻黏膜和肺组织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的表达。结果 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组鼻黏膜及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活跃并呈分泌旺盛状态,电镜下支气管黏膜部分纤毛破坏。模型组BALF中IL 4含量( x±s,下同)为(58 .10±7 .92)pg/ml,对照组为(24. 66±2 .0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06, P<0.05),且模型组肺组织ICAM 1及MUC5AC的表达(分别为0. 66±0. 24、0 .71±0 .10)与对照组(分别为0 .23±0 .02、0 .29±0. 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8.
侵入眶内和颅内的巨大鼻窦黏液囊肿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侵入眶内和颅内巨大的鼻窦黏液囊肿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23例巨大的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22例囊肿在鼻内镜下均暴露良好,术野清晰,1例复杂病例行鼻内外双径路手术,23例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合并视力下降术后均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的鼻内镜检查以及CT、MRI有助于诊断,微创并强调引流的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鼻内镜下施行扩大造口术是鼻窦黏液囊肿的理想术式。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9.
<正>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又称骨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发生于骨髓和网状骨被纤维-骨结缔组织所逐渐替代的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纤维骨性病变。单骨型即单独一处骨质受犯,肋骨及颅面骨多发,与耳鼻喉科联系较密切;多骨型一般可分为两类:Jaffe-Lich-tenstien型,女性更多见,任何年龄段的人均有分布,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褐色斑);综合征()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鼻窦炎、鼻息肉治疗对哮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7例。结果 21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复发1例,治愈率为52.4%、有效率为80.9%;合并的哮喘症状好转1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1.4%;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支气管哮喘均有效13例,有效率为61.9%。保守治疗的7例中,鼻窦炎好转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14.3%;哮喘好转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28.6%。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后,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