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管介入治疗鼻咽畸形血管出血1例孙项业,曹洪源患者男性,17岁。从楼梯上摔下后致舌咬伤,吐血3h经清创缝合后于1995年6月26日入院。体查:全身情况良好,舌右缘前1/3处有约2cm裂伤,已缝合,创面无渗血,其余无异常。经抗感染治疗7天,创口愈合好,...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穿孔既往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发病原因主要见于外伤、特殊传染性疾病(如:梅毒、麻风、结核)、鼻咽癌、急性传染病等。近几年,由于环境及个体因素的改变,鼻腔疾患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同时,中隔穿孔的发生亦因鼻腔手术的增多而增加。笔者收集自2000年以来12例医源性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眼科疾患之一,主要表现为流泪、溢脓或局部肿痛,反复发作,延年不愈.既往手术治疗方法为经面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囊切除术,手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作者近几年来开展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共19例)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既往多采用局麻手术。我院自1990年开始在全麻下行UPPP,具有痛苦小,创面处理细致的优点,必要时还可将肥大的舌根及鼻甲一并切除,效果较理想。但随之而来的是术后护理的难度增大。我们通过对107例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到,良好的术后观察与护理,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气道阻塞 UPPP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其原因主要为:气管插管对声门组织的损伤;术后创面局部水肿或血块淤积;术前或术中使用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等。该类并发症常常引起严重后果。曾有报道死于全麻UPPP后窒息者。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应待麻醉完全苏醒后方可离开手术室。并备好通气道、吸氧、吸痰设备,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必要时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2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OSAS患者常伴高血压,术后易发生出血。我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93年3月应用纤支镜灌洗注药治疗肺化脓症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74岁;病程15天~1年;诊断依据为典型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部位:右肺上叶2例,中叶6例,下  相似文献   
6.
孙项业 《中外医疗》2009,28(32):36-36
我们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因茎突异常改变而致持续性咽痛,咽部异物感等患者52例,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且术中发现患者的茎突均有长度或形状的的异常改变,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0岁,于17年前发现左颈部有一疾口,反复流脓,周围红肿。近3年来加重,检查,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有IX0.scm皮肤搬痕,其中央见小米粒大之晨口,挤压时有淡黄色脓液溢出,援口上方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高处。口咽部无异常。间接喉镜检查:左梨状窝有一白色脓点,咳痰及吞咽后脓点仍存在。自颈部线口加压注入美蓝溶液,可见美蓝溶液从左梨状窝脓点处溢出。入院后,于1991年7月19日在局麻下行疾管切除术。采用2个阶梯式切口,梭形切除外层口及陪痕,分离废管,见其沿颈动脉鞘前内侧上行,在甲状软骨下角水平穿…  相似文献   
8.
鼻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笔者自1997年~2005年采用微波治疗鼻腔出血19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齿槽瘘临床少见。我们采用鼻腔及唇双重粘膜瓣修复1例病程长达14年之久、曾多次手术未愈的上颌窦齿槽瘘,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3岁。于14年前因“牙痛”将3┘患牙拔除。其后即经常有脓液自牙龈处流出,擤鼻涕时增多,感冒后加重。伴同侧面颊麻...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本组264例。其中,男168例,女96例;年龄,15~例岁;病程,4月~5年;症型,上颌窦炎者193例,筛窦、上颌窦炎者62例,额窦炎者9例。本组均主要症见鼻塞、脓涕、头痛、头晕,均经X线拍片诊断为剧鼻窦炎。2治疗方法方用菌苏散煎服。药用黄茂309,苏叶15g,白术15g,桔梗12g,杏仁gg,蝉蜕gg,徐长卿15g,苍耳子12g,防风12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一般为20~30天。配合应用负压置换。负压置换: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头后垂于床沿平面下,使下领尽量与地面垂直,以保证药液不流入口烟胶。先向侧鼻腔内滴入l%麻黄素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