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应用64层MSCT观测成人内听道底及其相关的解剖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筛选2011年4—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64层MSCT扫描的乳突气化良好、无中耳或内耳病变且无眩晕等平衡功能障碍症状的40例共80耳成人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MSCT图像上观测:横嵴,横嵴至前庭内侧骨壁的距离( D1),面神经管迷路段、上前庭神经管、下前庭神经管和后壶腹神经管(单管)各管的长度、宽径,以及后壶腹神经管的内听道开口(单孔)至前庭内侧骨壁的距离(D2)。结果80耳的横嵴、面神经管迷路段、上前庭神经管、下前庭神经管和后壶腹神经管、单孔在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均能显示。其中横嵴局部解剖位置清晰、稳定,位于内听道底的中部,内侧缘自前内向后外走行,D1为(1.56±0.55)mm(0.55~2.67 mm)。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2.60±0.34)mm(1.54~3.27 mm),宽径(0.91±0.23)mm(0.50~1.58 mm);上前庭神经管长度(3.39±0.52) mm(2.50~5.06 mm),宽径(1.03±0.19)mm(0.74~1.62 mm);下前庭神经管长度(1.35±0.27) mm(0.74~2.17 mm),宽径(1.34±0.25)mm(0.85~2.34 mm);后壶腹神经管长度(3.88±0.84) mm (2.58~6.00 mm),宽径(0.63± 0.12) mm (0.42~0.98 mm)。 D2为(2.50±0.72)mm(1.37~5.01 mm)。结论64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位于内听道底的横嵴以及面神经管迷路段、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后壶腹神经各骨管和单孔的走行及形态特征,为内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LPR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RSI、RFS评分及不良反应(腹泻、头晕、心悸不适等)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30/42)、92.86%(39/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SI、R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LPRD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RSI、RFS评分,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肥大细胞(RBL-2H3细胞株)分别加入高、中、低三种浓度的麻黄汤培养组作为实验组、加地塞米松培养组为阳性对照组,未加药物组为空白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比.结果 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有抑制作用,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的麻黄汤实验结果有差异,随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麻黄汤对体外培养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康唑注射液局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耳鼻咽喉真菌病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治疗组患者局部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红霉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69%(2/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注射液局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对鼻腔后部出血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52例鼻腔后部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鼻内镜治疗组(26例):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或辨明出血方位后,采用微波烧灼或凡士林纱条微填塞止血。常规治疗组(26例):用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结果鼻内镜治疗组26例中,23例1次处理止血成功,2例处理2次止血成功,1例处理3次止血成功。常规治疗组26例中,14例1次填塞止血成功,8例2次填塞止血成功,4例3次填塞止血成功(P〈0.05)。全部病人均治愈。鼻内镜治疗组平均出血量100mL,常规治疗组平均出血量150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1d和10.3d(P〈0.01)。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后部出血具有一次性治愈率高、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方式的优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1982例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患者,其中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1035例,支撑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656例,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291例,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5.1%,支撑喉镜下切除息内或小结有效率99.5%,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7.9%.结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息肉或小结的大小、位置及数量,手术者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经济且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接触性头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由于鼻内接触点引发头痛的方法。方法:对24例存在鼻内接触点的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根据患者的解剖变异不同,实行相应的手术方式,以解除鼻内接触点。结果:24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痊愈8例,好转13例,无效3例。结论:鼻内接触性头痛由于病因隐匿,容易被忽视,必须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鼻内镜下手术解除鼻内的接触点是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电子)鼻咽镜下鼻咽部活检术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在纤维(电子)鼻咽镜引导下行鼻咽部活检413例。结果检出鼻咽癌238例(男150例,女88例),鼻咽结核3例,恶性淋巴瘤7例,浆细胞肉芽肿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乳头状瘤2例,纤维血管瘤3例,慢性炎症153例。结论使用纤维(电子)鼻咽镜引导的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法成功率及阳性率均较理想,特别是对于黏膜下的鼻咽部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会厌炎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急性会厌炎的发病和诊疗特点,避免误诊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对我院1982~2001年间确诊的106例急性会厌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 106例病人均为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例,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龄19~76岁,平均39.45岁。发病时间2 h~3 d,平均46 h;发病季节有:春季44例,夏季21例,秋季29例,冬季12例。病因有:劳累39例,受凉32例,烟酒过度16例,异物损伤4例,会厌及其他疾病引起4例,无明显诱因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