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年间我院耳鼻咽喉科共收住院患者4128例,发生医院感染的232例,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一些疾病的预后常有较大影响。耳鼻咽喉科手术有其本身的许多特点,如术腔与粘膜腔相通,易受唾液等机体分泌物的污染等,较易发生医院感染。本文将本科医院感染经细菌学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232例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良  黄杰  仇沂洲  刘丹  刘丽庭 《山东医药》2012,52(42):76-78
目的评价"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推荐的阶梯性治疗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2例持续性AR患者,按ARIA推荐的阶梯性治疗方案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和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除SF-36中的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外,本组患者治疗前后RQLQ、SF-36其余各维度得分均值相比,P均<0.05。轻度持续性AR患者除精神健康外,治疗前后SF-36其余各维度得分均值相比,P均<0.05;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得分均值相比,P均<0.05。轻度持续性AR患者除睡眠和情绪外,治疗前后RQLQ其余各维度得分均值相比,P均<0.05;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治疗前后RQLQ各维度得分均值相比,P均<0.05。RQLQ、SF-36总分差值呈负相关(r=-0.316,P<0.05)。结论阶梯性治疗可提高持续性AR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侧茎突过长并导致茎突综合征抨临床并不鲜见,两侧茎突同时超长者临床却罕见。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IL-23在鼻息肉(NP)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观察组)、同期行单纯鼻中隔手术的下鼻甲黏膜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23的表达情况,HE染色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指标与鼻息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IL-23阳性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IL-23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一致.结论 IL-2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离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对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漏诊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叶绿素染色在喉癌下咽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 :对 5 0例喉癌、下咽癌患者于颈清扫术前 ,在喉及下咽粘膜下注射叶绿素使颈淋巴结系统染色 ,指导施行颈清扫术并收集淋巴结 ,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颈淋巴结被染成深绿色 ,与周围组织颜色对比明显 ,便于颈部手术和采集淋巴结 ;经病理检查证实 ,颈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 4 8% ,Ⅰ、Ⅴ区转移时均伴有其它区域的转移 ,Ⅱ、Ⅲ区转移率高于Ⅰ、Ⅳ、Ⅴ区 (P <0 .0 1) ;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阴性 (cN0 )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 2 3.5 % ,转移区域均在Ⅱ、Ⅲ区。结论 :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阳性 (cN+ )喉癌、下咽癌患者的颈清扫手术 ,首先要保证清扫II、III区淋巴结 ,术中所见决定选择性颈清扫术式 ,对cN0 的下咽癌或声门上癌可行单侧或双侧颈深上、中淋巴结清扫术。叶绿素染色清晰 ,安全无毒 ,便于手术 ,可以在颈清扫术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喉及下咽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检测49例喉及下咽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蛋白表达和相对含量.结果:49例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VEGF-C表达阳性率为69.4%(34/49),FLT-4的阳性率为44.9%(22/49),其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同向性改变.VEGF-C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342,P<0.05).淋巴结转移组FLT-4染色阳性脉管数较无转移组有增高趋势(P<0.05);FLT-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312,P<0.05).结论:VEGF-C在喉及下咽部鳞癌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LT-4,导致淋巴管的增生,促进肿瘤淋巴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检测VEGF-C(FLT-4),对肿瘤诊断、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蝶窦、视神经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的影象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经鼻内镜蝶窦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影象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40例(80侧)鼻、鼻窦正常的受试者行蝶窦、视神经管有关解剖数据的影象学测量。结果:两侧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均值为:内侧壁12.08±0.62?mm,外侧壁10.16±1.73?mm,上壁9.16±1.17?mm,下壁10.24±1.35?mm。两侧视神经管及蝶窦有关径线均值为:视神经管颅口处:左右径5.57±0.95?mm,上下径4.53±0.78?mm;中部:左右径4.40±0.67?mm,上下径4.36±0.67?mm;眶口处:左右径5.09±0.85?mm,上下径5.90±0.98?mm;鼻小柱前缘中点到蝶窦前壁中点的距离:7.08±0.54?cm;蝶窦最大左右径:17.83±4.38?mm,最大上下径:18.40±3.76?mm,最大前后径:23.19±6.73?mm。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测量蝶窦、视神经管的解剖结构,对经鼻内镜手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 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 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硬性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23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出现位移1例,假阴性1例,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 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吸入性肺炎1例,均未见异物。各种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结论 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