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71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景藩教授提出,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以达到健脾燥湿、化湿和胃的目的。根据湿邪特性常用辛温或苦温药化解湿邪,并根据兼证酌情加减,常用药如苍术、藿香、厚朴、砂仁等。湿邪是脾胃病关键的致病因素,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因此治疗胃脘痛、泄泻、呕吐等疾病时常运用化湿药物,使湿邪得化,气机得畅,脾胃得运。  相似文献   
2.
亓涛 《新中医》2020,52(17):177-179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灵魂。在面对复杂疾病时,进行准确的辨证是中医疗效的根本保证。刘完素提出的"气有相兼"学说,以"风、热、湿、火、燥、寒"归纳各种内外因所致疾病或与六气气化相同的各种疾病的病机,在分析复杂疾病的病机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笔者以临床常见的消渴合并胸痹为例,尝试从"气有相兼"角度对其进行病机探讨,认为其基本病机以湿瘀相兼、湿热相兼、热瘀相兼、寒湿瘀相兼、风热瘀相兼为主,可为中医的临床辨证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摘要:探讨燥湿健脾法修复放射性肠粘膜损伤机理。方法:60只SD健康大鼠,共分 5 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燥湿健脾组、胰高血糖素样肽-2组(GLP-2)1、自然恢复组。直线加速器 7MeV 电子线每只大鼠照射剂量 10Gy2,放射8 周后造成符合放射性肠炎3,4临床表现的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天定时予相应各组灌胃等体积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而胰高血糖素样肽-2 组予以 GLP-2腹腔注射给药。治疗7 天后从大鼠股动脉取血待检;取大鼠空肠、结肠组织及肠粘膜待检。结果:健脾燥湿组腹泻、腹痛、饮食情况优于模型对照组。GLP-2含量较对照组高。结论:健脾燥湿方通过提高大鼠肠粘膜的 GLP-2 的含量促进受损肠粘膜的修复,清除内毒素5,6及氧自由基等。  相似文献   
4.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应归于传统医学"疫病"范畴,为感受天地疫疠之气而发病,其病机特点为燥湿相兼、寒热错杂,易伤正气,寒、湿、燥、热贯穿整个病程,错综复杂,其病位在肺、胃,病情进展终末累及心、肾等脏器,治疗上宜辨证使用"散寒解表、化湿健脾、润燥宣肺、解毒化瘀、益气扶正"等治法,使邪有出路,正气得复[1]。  相似文献   
5.
正马骏教授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笔者侍诊于侧,见马师用此方化裁治疗急性胃肠炎、湿疹、妊娠恶阻等病,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佳节期间,家人、亲朋团聚,面对各种美味佳肴,难免会吃多喝高,加上零食糕点水果,不知不觉间就超出了肠胃所能接受的范围,易引发各种不适。下面教大家用几种简单的中医药方法来调理。消化不良吃得太多,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也叫积食或伤食。这时会感觉肠胃难受,胃胀反酸、恶心没胃口,还有口气、口臭。中药调理:主食吃太多,可用炒米茶。中医认为,炒糊米具有消积化积、健脾和胃、祛痰燥湿之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口臭不饥、大便泄泻等。  相似文献   
7.
<正>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化学结构式见图1)又名苦参素,属于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lasubine)下属七大类中的苦参碱类生物碱,该类生物碱的分子骨架是由两个喹诺里西丁环稠合而成,主要是从中药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等豆科植物中提取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苦参,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补中明目、养肝胆气等功效。国外对苦参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国内则始于1972年,  相似文献   
8.
钟琴  傅晓云  沈美凤 《新中医》2015,(3):156-15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例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燥湿中药方水煎液坐盆治疗。2组均治疗7天后评价疗效,随访至患者分娩后1周。记录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早产儿、低体重儿、先天性疾病患儿的出生情况。检查阴道分泌物。结果:治疗7天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P<0.05)。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4.9%,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4.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停药后症状均消失,后续再使用未出现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IL-17的表达水平,探索苦寒燥湿法配方三黄一龙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对RA细胞因子IL-1、IL-6、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住院的RA湿热痹阻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重剂苦寒燥湿药配方三黄一龙汤联合MTX治疗,对照组用MTX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血清中IL-1、IL-6、IL-17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治疗前后的ESR、CRP及DAS28评定。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ESR、CRP、DAS2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时,治疗组IL-1、IL-6、IL-17、ESR、CRP、DAS28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黄一龙汤联合MTX在2周内有改善炎性指标,4周内抑制细胞因子IL-1、IL-6、IL-17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柏连松教授认为,小儿肛瘘多于出生后2岁内发病。因胎毒未清、脾胃虚弱、复感湿热之邪所致,还与小儿肛门局部发育不全有关。其治疗以清胎毒、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柏教授以土茯苓为君药,取清泻胎毒、健脾止泻、不伤脾胃之功效,辅以蒲公英、虎杖、黄柏等药,药量减半。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黄柏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诸药合用,使肛痈发作趋于缓解,减少发作频率,局部硬结软化消散。并结合中药外敷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使小儿免于手术而获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