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3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238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1368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325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科学   906篇
综合类   2772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990篇
  11篇
中国医学   2159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围绕足三里穴(ST36)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来有关足三里穴的研究进程、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出的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作者、机构相关图谱。结果 基础研究纳入1030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电针中心度最高(0.53),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胡森(22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3篇)。临床研究纳入2067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穴位注射和针刺中心度最高(0.27),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波(7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篇)。结论 足三里穴在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重点、热点和趋势不一致。并且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针刺镇痛、电针疗法、胃肠功能这三个内容是同步的,而关于代谢组学、穴位注射、温针灸和揿针的内容则是脱节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采用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ULBD技术治疗的9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术后1 d以及术后1、3、6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比较术前、术后1、3、6个月ODI指数。结果 9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手术时间50~75 min,平均61.4 min。切口长度1.2~1.5 cm,平均1.4 cm。住院时间4~7 d,平均5.2 d。1例出现硬膜囊破裂,2例出现下肢根性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提示症状节段椎管减压充分,手术节段椎管狭窄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 d、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Nakai标准评价疗效:优62例,良2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90.2%。结论 Delta脊柱内镜系统下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腰椎稳定结构的破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侧人工耳蜗植入(CI)儿童安静和噪声条件下双耳与单耳开放式双音节词识别率的差异,以及噪声条件下易词与难词识别率差异,结合个案基本情况和CAP和SIR问卷评估结果,分析影响双音节词识别率的个性化因素。方法利用普通话儿童相邻性词表测试工具对9例双侧CI儿童进行安静和噪声条件下的双音节词测试,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双耳与单耳双音节词识别率及易词与难词识别率差异。结果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双耳与单耳CI双音节识别率差异显著(P<0.05);在噪声条件下,双耳与单耳易词和难词识别率差异极显著(P<0.01);双音节词识别率受个体CI年龄、言语可懂度、内耳畸形类型等因素影响。结论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双耳CI可提高双音节识别率;在噪声条件下,双耳CI优势更加突出;儿童言语识别率受易词和难词以及儿童个性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单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医治的7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研究,依照手术形式的不同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双侧入路显微手术,试验组患者选用单侧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医治效果、临床手术状况、并发症情况、FAB评分、预后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4.44%、83.33%,试验组患者的医治效果相比于对照更高(P <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在院时长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P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是8.33%、25.00%,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相比于对照更低(P <0.05);试验组患者的FAB评分相比于对照更优(P <0.05);试验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相比于对照更优(P <0.05)。结论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单侧入路显微手术,医治效果十分理想,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利于预后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5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80)和对照组(n=280),对照组予以卵巢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情况、生存率和复发率及术后1 h、术后6 h、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分析研究组生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 h、术后6 h、术后12 h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151例,妊娠率66.81%(151/226)。结论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卵巢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进程,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并能保护患者生育功能,促进临床妊娠,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血压增高、双侧肾上腺占位4月余"入院。患者4个月前在外院体检发现血压增高,血压160~180/60~110 mmHg(1 mmHg=0.133 kPa),呈阵发性,无心悸,头痛。肾上腺彩超提示:双侧肾上腺增生,遂住院诊疗。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出凝血均无异常。甲状腺彩超、X线胸片、心电图、肝胆脾胰腺彩超、心脏彩超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陈琪琪  林玲  周颖  李海燕 《江苏医药》2022,48(2):142-145
目的 观察任务导向性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接受以任务导向性训练为基础设计的双侧上肢运动训练;对照组接受重复节律性双侧上肢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4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患侧握力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和患侧握力及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P<0.01),且试验组MBI评分及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早期患者采用任务导向性双侧上肢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分别探讨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在夏邑县中医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与治疗效果(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双侧组X线透视次数与骨水泥用量多于单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3 d,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有效方式,但单侧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利于减少X线透视次数与骨水泥用量,促使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