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28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92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探讨养心汤对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寒凝加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血瘀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养心汤进行干预,观察各给药组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及对血脂含量的影响。结果养心汤能减轻心肌缺血寒凝血瘀证大鼠心电图ST段异常抬高;养心汤和参附注射液均能降低模型大鼠的低、中、高切的全血黏度值,血脂检测结果显示养心汤高、低剂量组和参附组均能显著性降低模型组的异常升高。结论养心汤通过改善寒凝血瘀大鼠血脂代谢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血瘀证动物的黏凝浓聚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在齐齐哈尔中医院门诊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理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50首,涉及中药194种,用药总频数为610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川芎、当归、黄芪、丹参、乳香、没药、党参、红花、白芍等;治疗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肺、肾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综述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的临床研究,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任何分歧通过协商一致或通过第3名研究人员来解决。结果 最终纳入34项研究,其中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类型包括基因多态性、差异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涉及的生物学功能有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血管平滑肌增殖、血脂水平等,采用的技术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TOF-MS)、基因芯片杂交测序(Gene Chip)等。结论 基因组学研究可阐明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为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演变提供更好的依据,更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吴小红  王煜明 《中医杂志》2013,54(6):466-469
介绍庄国康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皮肤病的临证思路和体会,认为重视血瘀证的有无,注重调养心肝两脏而理气血,是治疗难治和顽固性皮肤病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性疾病主要有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和静脉倒流性疾病,往往出现肢体肿胀、胀痛,皮肤瘙痒,皮肤色素沉着、变性,皮肤结节,小腿溃疡,容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感染、丹毒、淋巴水肿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在临床表现中存在着血管炎性结  内蒙古汽车齿轮厂职工医院 (0 10 0 5 0 )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0 10 0 31)   2 0 0 0年 12月 1日收稿节、雷诺氏现象、紫癜、瘀斑及内脏出血、冻疮样狼疮性皮损、月经量过少过多或闭经、色紫暗或血块较多。〔1〕这些临床表现均属于中医血瘀证范畴。我们查阅了近2 0年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文献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在这二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  SLE的微循环改变郑志忠等在分析了 50例经临床和实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vWF19内含子MspI、FgBβ基因启动区-148C/T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将15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血瘀证组100例、非血瘀证组50例,另抽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vWFMspI、FgBβ基因启动区-148C/T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WF内含子MspI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冠心病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非血瘀证组的分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组间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M M基因型患冠心病血瘀证的OR值为2.970(1.470 ~6.000,P<0.01),而患冠心病非血瘀证的OR值为2.077(0.934 ~4.615,P>0.05);M-等位基因患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为1.888(1.082~3.296,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gBβ-148C/TT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冠心病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血瘀证组的分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间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罹患冠心病血瘀证与冠心病非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244、2.524,p值分别为0.033、0.137;而T等位基因罹患冠心病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317、2.244,p值分别为0.000、0.015.结论:vWF基因MspI多态性中,M M基因型与M-等位基因与冠心病血瘀证发生相关,且可能为其独立危险因素;Fg基因-148多态性中,TT基因型与冠心病血瘀证发生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与冠心病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br〉 目的: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模型。〈br〉 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遵循组间民族、性别及年龄等相匹配原则筛选180例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组,每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的血清样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并绘制蛋白质质谱图,随后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识别蛋白峰信息,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诊断模型,并通过双盲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及通过ExPASy数据库对相关差异蛋白进行蛋白检索。结果与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及健康者各组之间找到11个蛋白质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个蛋白质呈高表达、9个蛋白质呈低表达;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血清学诊断模型并验证,其敏感性为86.667%,特异性为94.167%,阳性预测值为88.136%。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由11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 ACI)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T-bet/GA-TA-3平衡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 MBI),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PBMC 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前T-bet mRNA、GATA-3 mRNA和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M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et、T-bet/GATA-3在治疗后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ATA-3以及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明显调控ACI血瘀证患者T-bet/GATA-3平衡,对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