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18篇 |
免费 | 34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篇 |
儿科学 | 88篇 |
妇产科学 | 197篇 |
基础医学 | 1283篇 |
口腔科学 | 231篇 |
临床医学 | 10102篇 |
内科学 | 11629篇 |
皮肤病学 | 117篇 |
神经病学 | 708篇 |
特种医学 | 107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550篇 |
综合类 | 20730篇 |
预防医学 | 7611篇 |
眼科学 | 589篇 |
药学 | 10453篇 |
94篇 | |
中国医学 | 8195篇 |
肿瘤学 | 16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711篇 |
2021年 | 1064篇 |
2020年 | 1395篇 |
2019年 | 959篇 |
2018年 | 623篇 |
2017年 | 1721篇 |
2016年 | 1947篇 |
2015年 | 2979篇 |
2014年 | 6501篇 |
2013年 | 5697篇 |
2012年 | 6836篇 |
2011年 | 7921篇 |
2010年 | 7237篇 |
2009年 | 6234篇 |
2008年 | 6234篇 |
2007年 | 3933篇 |
2006年 | 3163篇 |
2005年 | 2108篇 |
2004年 | 1751篇 |
2003年 | 830篇 |
2002年 | 849篇 |
2001年 | 608篇 |
2000年 | 519篇 |
1999年 | 677篇 |
1998年 | 446篇 |
1997年 | 420篇 |
1996年 | 324篇 |
1995年 | 203篇 |
1994年 | 245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7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TACE术的HCC患者858例,其中合并DM患者175例(DM组),HCC未合并DM患者683例(非DM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和数目、肝硬化、TACE治疗次数以及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非DM组(P<0.05).DM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60.9%、27.5%和10.7%,非DM组为70.9%、36.0%和17.6%,经Log-rank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将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数目多发、AFP>20 ng/ml、BCLC分期、以及合并DM是影响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是影响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分析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与帕罗西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122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其中皮质醇升高患者56例,皮质醇正常患者66例,分别命名为皮质醇升高组和皮质醇正常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年龄35~50岁、BMI≥25、HAMD评分≥20分、糖化血红蛋白>8.0(或<6.5)为患者皮质醇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BMI、HAMD评分、糖化血红蛋白等为患者皮质醇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而皮质醇水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效果呈负相关,临床上应对于上述异常指标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是调控,避免其对帕罗西汀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的绝经后女性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新发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6.2 mmol/L,7.8 mmol/L≤甲餐后2h血糖≤9.4 mmol/L)的绝经后女性,年龄56~59岁,依据基线时和肽素水平,分成A组(<5 pmol/L)、B组(>20 pmol/L组),每组各40例.分析两组间基线时和6个月后和肽素、血糖的差异.结果:基线时,A组与B组组间的和肽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空腹全血血糖、早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水平、年龄等指标上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整生活方式及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6个月后,在和肽素水平、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指标上,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有新发糖尿病16例,而A组没有.结论:在糖耐量减低的绝经后女性中,高血浆和肽素水平会进一步加重糖耐量减低,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53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分入H组(健康组).剩余大鼠利用高糖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获得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共40只,随机等分为B组(小檗碱组)、I组(胰岛素组)、IB组(胰岛素+小檗碱组)和N组(未治疗组).将100枚纯钛种植体植入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第7、32、38、66和101天测量大鼠的体重(BW)和空腹血糖值(GLU).术后10周,取大鼠股骨行Micro-CT扫描、VG染色及种植体拔出实验.观察硬组织切片;测量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容积率(TBV)、骨接触率(BIC)及最大拔出力(MPF).结果:BW和GLU:IB组和H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IB组显著优于I组和B组;I组和B组优于N组(P<0.05).骨质(BV/TV、Tb.Th、Tb.N、Tb.Sp)和骨整合(TBV、BIC、MPF):IB组和H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IB组优于I组和B组;I组和B组优于N组(P<0.05).结论:胰岛素和小檗碱联用可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并促进种植体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领域的个体化医疗是在传统医学基础上结合基因组学、生物学标志检测等对糖尿病进行精确诊断和分层并指导治疗.基因检测可明确单基因突变糖尿病的病因如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新生儿糖尿病(NDM)、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应用生物学标志物如胰岛素抗体、C肽等可指导糖尿病精确分层并评估预后.而细胞色素P450 2C9 (CYP2C9)、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相关基因变异对降糖药物的影响为患者选择降糖方案提供了参考.虽然个体化医疗在糖尿病领域还不能达到精确诊断及治疗,但未来将成为糖尿病领域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APPL1 (adaptor protein,phosphotyrosine interacting with PH domain and leucine zipper 1)是一种细胞内转接蛋白,可以和多种蛋白作用,介导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目前发现APPL1在胰岛β细胞中高度表达,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是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Nrf2/ARE通路是体内调控氧化应激的关键通路.激活Nrf2/ARE通路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胰岛β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可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Nrf2/ARE通路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DNB)是糖尿病在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营养神经、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电刺激、导尿术等单一化学药物或物理治疗常难以达到临床治疗要求,理化联合治疗可协同增加疗效.近年来,干细胞和基因研究的兴起为DNB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9.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糖尿病(DM)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DM不仅能导致多器官并发症,而且也是发生CAP的高危因素.DM患者发生CA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较单纯CAP患者均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1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92例、并发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组525例,比较两组的Hct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糖尿病+冠心病)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61例、双支病变亚组111例和三支病变亚组153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低分组262例和高分组263例,比较各组间的Hct水平.分析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Hct水平与Gensini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冠心病)组LDL、hs-CRP和Hct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均P<0.05).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三支病变亚组Hct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高分组Hct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Hct水平与Gensini积分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Hct水平升高,监测Hct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