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9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2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风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类型之一,文中对风药的起源及特点进行归纳。对《伤寒杂病论》中经典方剂桂枝汤、小柴胡汤、薯蓣丸药物配伍进行分析,探讨风药在《伤寒杂病论》方剂中配伍应用的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列举金钊主任医师运用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肠易激综合征、过敏性鼻炎、颈椎病的临床案例,介绍其使用桂枝汤治疗临床疾病的经验。其指出在临床使用桂枝汤的过程中,只要准确掌握病机,灵活化裁,对多种疾病取效甚速,同时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对桂枝汤等经方的服药方法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营卫皆属“气”,由脾胃化生,肺气宣布而濡养全身。心总司一身血液的生成及运行,气血与营卫是“体”与“用”的关系,而营又生血,故心主血即心主营。营卫养心,若营卫失和则心失所养而致诸如汗证、心悸、不寐、胸痹、心水等心系病证的产生。治疗上宜根据阴阳虚实不同,予桂枝汤及其类方加减运用,侧重于温阳或滋补营血,使营卫调和而通行,则心损可康。  相似文献   
4.
笔者临证运用经方治疗一些较为棘手的病证,取得很好疗效。现就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5.
余翔 《光明中医》2013,28(6):1276-1278
桂枝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原方载于《伤寒论》中第20条。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鉴于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充。本文是笔者在研究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对古代名家运用桂枝汤及其加减方情况的总结与概括。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新用     
桂枝汤方出自<伤寒论>被冠为群方之首,本方初为太阳中风证而设,历代医家取其精髓,不断创新,扩大其使用范围.本人应用桂枝汤治疗寒性皮肤病的体会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东腾 《光明中医》2008,23(10):1507-1507
桂枝汤源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妇人痛经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ICR小鼠,体重19g~22g,雌雄各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津2005-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汤中9种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传统煎煮和煎药机煎煮对桂枝汤中上述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254 nm(桂皮醛、甘草酸)、280 nm(没食子酸、香豆素、桂皮酸、2-甲氧基桂皮醛),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和甘草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410 2~210.0(r=0.999 9)、0.994 0~254.5(r=0.999 9)、1.636 0~1 675.0(r=0.999 9)、0.988 3~506.0(r=0.999 6)、0.987 3~31.59(r=0.999 5)、0.486 8~124.6(r=0.999 5)、2.458 0~314.6(r=0.999 5)、0.034 3~1.096(r=0.999 8)、1.711 0~219.0μg/ml(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56%~103.19%(RSD=4.00%,n=9)、101.51%~107.32%(RSD=2.21%,n=9)、95.08%~103.76%(RSD=2.87%,n=9)、100.82%~105.73%(RSD=1.85%,n=9)、85.08%~89.12%(RSD=1.40%,n=9)、92.31%~99.12%(RSD=2.71%,n=9)、99.17%~102.32%(RSD=1.24%,n=9)、100.15%~103.98%(RSD=1.18%,n=9)、99.93%~102.61%(RSD=1.03%,n=9)。煎药机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含量为4 565μg/g,传统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 742μ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桂枝汤中9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其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和2-甲氧基桂皮醛的含量测定为桂枝汤中首次报道。煎药机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传统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亚败血症(以下简称变亚败)系一临床综合症,目前病因不明,一般认为系细菌感染与变态反应的综合表现。中医药治疗变亚败,可以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激素的副作用,有利激素的撤除。故探索中医对“变亚败”的认识及治疗颇有临床意义。现将笔者治疗的4例变亚败的中医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