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88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1篇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进展期的预后不佳,对传统化疗及一些基于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不敏感。由于高复发率及治疗相关死亡率,CML进展期的患者移植后的生存率很低。目前于临床应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包括TKIs-Ⅰ(伊马替尼)和TKIs-Ⅱ(达沙替尼、尼罗替尼)。本综述主要介绍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CML进展期的效果,并着重介绍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移植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靶向药物对移植后复发进入进展期CML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3岁,因间断发热、两系减低8个月余,加重7d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9月26日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畏寒、寒战、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象示两系减低(白细胞计数2.4×10^9/L,中性粒细胞0.77×10^9/L,血小板计数40×10^9/L),腹部超声发现肝脾大,且双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在当地医院完善检查: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8.6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4.9 U/L),铁蛋白升高至1 023.8 ng/ml,三酰甘油升高为2.34 mmol/L,纤维蛋白原降低至1.26 g/L,骨髓细胞学示全片可见噬血细胞,EB病毒(EBV)-DNA 1.98×104拷贝/ml,肝炎病毒、肥达试验、CMV-DNA、VB19病毒DNA、自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生化、常规均正常,未见肿瘤细胞,完善穿孔素基因第2、3外显子筛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细胞遗传学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预后相关因素被确认:如KIT、FLT3、NPM1和CEBPA等基因突变:微阵列技术也确认了一些与预后相关的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microRNA的表达、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和DNA甲基化特征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AML预后亚型.这些新的预后相关因素的发现不仅对AML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治疗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蛋白质图谱也确定了一些新的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在此本文将阐述一些新的与AML预后相关的基因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5年-2011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接受a110—HSCT的200例ALL患者,分析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分型、BCR/ABL融合基因、移植前疾病状态、HL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CsA减免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891d(367~6212d),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7.5%。死亡82例,总病死率为41.0%。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均显示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及移植时非CR状态是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LL患者预后较差,allo-HSCT后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有Ph染色体和移植时非CR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全部为复发或难治性高危类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5岁;移植前6例为缓解状态,9例为未缓解状态,10例为HLA配型全相合,5例为HLA配型半相合.全部病例均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的氟达拉滨联合白舒非、阿糖胞苷及环磷酰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氨甲蝶呤、他克莫司等,移植后3个月进行预防性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观察全部患者毒副反应、GVHD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表明:全部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5 d及16.8 d,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100%为完全供者造血.随访至2014年6月,中位随访27.5个月(18-54个月);全部病例中发生GVHD8例,因并发症死亡1例,复发死亡4例,其余10例患者仍无病存活,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66.7%,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54个月.结论: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挽救性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良好疗效,安全系数大,可作为关键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治愈手段.患者移植前肿瘤负荷、遗传学特征、供者来源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因素影响了allo-HSCT的疗效.复发是移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章拟对复发难治AML患者的移植时机、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及幼年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JMML)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对3例CMML及2例JM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在5例患者中均成功植入,除1例JMML死于移植后并发症外,余4例至今无病生存.移植前疾病负荷、染色体核型及Ⅱ-Ⅳ度aGVHD的发生均对CMML的复发率或无病生存率有相关的影响;低剂量预处理方案优于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而HLA的相合度及干细胞的来源均不影响总的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在JMML患者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失败率明显高于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脾脏的大小及是否行脾切除或者脾区照射对移植结果无影响,而移植年龄、GVHD的发生及HbF的水平对移植复发率均有重要意义.结论: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是治疗CMML及JMML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移植前不同疾病状态的血液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移植中心自2007至2011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48例,按照移植前疾病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分为标危组(n=101)和高危组(n=47),分别比较复发死亡比例、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比例以及移植后非复发死亡原因的构成比。结果:移植后总生存率、复发率和非复发病死率分别为57.8%±4.5%、42.1%±6.1%和21.7%±3.6%。标危组复发病死率及移植相关非复发病死率均显著低于高危组(P〈0.001,P=0.013)。标危组复发死亡占40.7%,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占59.3%,其中感染50.0%,移植物抗宿主病31.3%,弥漫性肺泡出血25.0%,肝静脉闭塞病12.5%,植入不良12.5%,颅内出血6.3%;高危组复发死亡占51.7%,移植后非复发死亡占48.3%,其中感染50.0%,移植物抗宿主病35.7%,植入不良21.4%,肝静脉闭塞病14.3%,颅内出血14.3%。结论:移植前获得完全缓解患者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比例高于复发死亡比例,而非完全缓解患者相反。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原因中,不论移植前疾病状态,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都是最主要的死因。  相似文献   
9.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由多种因素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重度衰竭综合征,具有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SAA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免疫抑制治疗(IS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相应的支持治疗。近年来,随着上述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SAA的长期生存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对于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和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鉴别诊断尤为困难,移植后多种并发症以及高病死率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HL和难治性EBV-HLH在诊断、预处理方案、移植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分析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