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宋海英  牛向宏 《河北医学》2016,(10):1737-173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定痫丸加减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80只断乳的6周龄的小白鼠,全部构建急性癫痫模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4个不同的剂量组(10只),将用药物纯化的不同浓度的定痫丸提取液,经过胃灌肠灌入治疗组的胃内,对照组給胃灌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小白鼠癫痫模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之间有效率经过秩和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小白鼠在治疗前每次惊厥持续的时间、发生的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惊厥持续的时间、惊厥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四组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小白鼠给予定痫丸提取液按照0.16mL/kg的量时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定痫丸加减治疗小白鼠的癫痫,效果明显,且当剂量为0.16mL/kg时治疗效果最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称癫痫为痫症,病位在脑窍,涉及心、肝、肾、脾四脏,病机特点是邪实证虚,治疗的关键在痰,治疗的原则是熄风定痫。从中医的角度讲,癫痫是由痰所致,应从痰论治。中药治疗有逐瘀、补虚法、涤痰息风、标本同治等方法。定痫丸源于《医学心语》,被认为是治疗痫病发作的主方之一。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定痫丸治疗癫痫,并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拟定痫丸加味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的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常规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服定痫丸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服中药治疗特发性癫痫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定痫丸治疗癫痫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各组大鼠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7d后,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制备癫痫急性模型,青霉素注射剂量为600万u/kg。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进行各组大鼠脑电波观察。结果:癫痫丸能明显减轻青霉素的致痫作用,减少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频率,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定痫丸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其抗癫痫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自由基的清除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抗癫痫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的抗痫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2组,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80只,然后将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定痫丸组、卡马西平组、中西药联用组,每组各16只。定痫丸组灌服定痫丸混悬剂1. 5 g·kg~(-1)·d~(-1),卡马西平组灌服卡马西平溶液30 mg·kg~(-1)·d~(-1),中西药联用组同时给予定痫丸混悬剂和卡马西平溶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蒸馏水15 m L·kg~(-1)·d~(-1),连续给药1月。通过行为学及脑电图指标评价定痫丸的抗痫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评价定痫丸对卡马西平脑内药物浓度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大鼠脑内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及定痫丸对其干预作用。结果:正常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内仅有少量MDR1,P-gp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升高(P 0. 05),持续时间延长(P 0. 05),脑皮质及海马MDR1,P-gp表达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及持续时间降低(P 0. 05),大鼠脑内MDR1,P-gp表达减少(P 0. 05);与定痫丸组比较,中西药联用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 0. 05),持续时间更短(P 0. 05),MDR1,P-gp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 0. 05);与卡马西平组比较,定痫丸组及中西药联用组大鼠脑内MDR1,P-gp表达减少(P 0. 05),中西药联用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 0. 05),持续时间更短(P 0. 05),且大鼠脑内卡马西平药物浓度升高(P 0. 05)。结论: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能逆转卡马西平的耐药,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逆转耐药作用可能与阻断脑内MDR1,P-g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吴钊 《光明中医》2015,30(1):74-75
<正>脑梗死后失眠属于脑器质性失眠,是脑梗塞患者的常见继发症状。笔者用定痫丸加减治疗脑梗死失眠3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6月庆云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脑梗死失眠患者,经头颅MRI∕CT证实为脑梗死,共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9~75岁,平均57.8岁;病程1月~3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定痫丸提取液对电刺激杏仁核点燃鼠后放电阈值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用药理学方法纯化后的定痫丸提取液经胃管灌入试验鼠胃内,观察其对点燃鼠后放电阈值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结果定痫丸提取液能明显提高点燃鼠后放电阈值,其有效时间在用药后第 4日开始,持续到第 7日,其中 20只动物停药次日后放电阈值逐渐降低, 2d后恢复到原有基线;实验中部分动物出现动作减少、嗜睡、便溏、体重下降.结论定痫丸提取液抗痫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丙戊酸钠,0.2g/次,3次/d,口服。治疗组62例定痫丸(明天麻、川贝母、半夏姜汁炒、茯苓蒸、茯神去木,蒸各30g,胆南星酒制、石菖蒲石杵碎,取粉、全蝎去尾,甘草水洗、僵蚕甘草水洗去嘴,炒、真琥珀腐煮,灯草研各15g,陈皮洗,去白、远志去心,甘草水洗各21g,丹参酒蒸、麦冬去心各60g,辰砂细研,水飞、人参各9g,共为细末,甘草120g熬膏,加竹沥100mL,姜汁50g,和匀调药为小丸,(每粒小丸约0.5g),4g/次,早晚口服;丙戊酸钠片,0.1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癫痫发作频率,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42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6%;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30%。癫痫发作程度积分,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45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6%。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定痫丸治疗癫痫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各组大鼠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7d后,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制备癫痫急性模型,青霉素注射剂量为600万u/kg.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进行各组大鼠脑电波观察.结果:癫痫丸能明显减轻青霉素的致痫作用,减少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频率,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定痫丸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其抗癫痫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自由基的清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癫痫"从肝论治"、"从痰论治"的复方柴胡疏肝汤及定痫丸对戊四氮(PTZ)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PTZ慢性点燃的癫痫模型,选取完全点燃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A组)、丙戊酸钠组(B组)、定痫丸组(C组)、柴胡疏肝汤组(D组),连续灌胃给药28天,于给药第7、14、21及28天观察大鼠阵发性痉挛发作潜伏期、痫性发作级别以及强直性惊厥发生率。结果:C组与D组在各用药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延长PTZ慢性点燃大鼠的阵发性痉挛发作潜伏期,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B组作用相当(P>0.05),而C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癫痫"从肝论治"的复方柴胡疏肝汤、"从痰论治"的复方定痫丸均能明显抑制PTZ致痫大鼠的痫性发作,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但两复方在时效关系中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