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4篇 |
免费 | 12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61篇 |
临床医学 | 86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49篇 |
综合类 | 310篇 |
预防医学 | 173篇 |
药学 | 15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寻找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有复发性流产史妇女为观察组,120例健康经产妇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封闭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中抗体的表达率;采用诊断试验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方法,定量反映两种抗体表达对育龄期妇女复发性流产的预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妇女的血清封闭抗体阴性率为8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妇女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19.2%,高于对照组的4.2%,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清封闭抗体阴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为11例,占9.17%,高于对照组的0.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诊断试验评价,血清封闭抗体阴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或两者联合对育龄期妇女复发性流产预测的灵敏度(85.8%、19.2%、9.2%)、特异度(70.0%、95.8%、99.2%)和ROC曲线下面积(0.779、0.575、0.542)有明显差异.结论 育龄期妇女的血清封闭抗体缺失或抗心磷脂抗体增高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尤其是前者.在临床中应重视免疫抗体的检测及治疗,减轻育龄期妇女因反复流产带来的心理、身体伤害及社会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RSA)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本站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RSA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RSA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RSA患者中27例妊娠失败,失败率为22.50豫;年龄、就诊时孕周、HOMA-IR、孕前有调理、流产次数>3次、内分泌异常、抗精子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等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P<0.05);年龄、就诊时孕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为妊娠结局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控制RSA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妊娠结局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妊娠结局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国内外发表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文章进行Meta分析,力图探明胰岛素抵抗( IR)是否增加孕产妇复发性流产( RSA)的风险。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 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内自1996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发表的有关于RSA与IR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类国内外文献,按既定标准筛选后对入组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并使用Meta分析探究两者间关系。结果分析中共计6篇国内外文献选入研究范围,RSA组共计432例孕产妇,对照组共计383例(均未见不良孕产史)。分析提示,两组孕产妇在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出现了RSA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数值相对升高及RSA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较对照组严重;且RSA组患者的IR指数较对照组高,即IR指数>4.5的患者大多来自R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16,95%CI为1.7~6.8,I2=1.157,P<0.05)。结论 IR与RSA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可能为RSA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在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设计,纳入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进行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怀孕后在常规保胎基础上进行一个疗程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在怀孕后仅作常规保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封闭抗体、抗微淋巴细胞毒抗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检测治疗过程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封闭抗体、抗微淋巴细胞毒抗体检测( APCA)、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与治疗组治疗前,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相比,除了IgA水平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暂未发现及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能够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配偶淋巴细胞注射联合黄体支持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URSA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96例)同时接受配偶淋巴细胞注射加黄体支持治疗,B组(41例)排卵指导同房后接受黄体支持(地屈孕酮片+黄体酮+HCG)治疗,c组(47例)单独接受患者配偶淋巴细胞注射治疗,观察3组妊娠成功率、继续妊娠率(妊娠超过3个月)、足月分娩率。结果A组、B组、C组妊娠成功率为93.75%(90/96)、36.59%(15/41)、27.66%(13/47),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P均〈0.05;继续妊娠率分别为85.42%(82/96)、29.27%(13/41)、23.40%(11/47),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P均〈0.05;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4.37%(81/96)、29.27%(13/41)、19.15%(9/47),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P均〈0.05。结论配偶淋巴细胞注射联合黄体支持对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成功率及继续妊娠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敏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3,22(1):55-57
复发性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病,在育龄妇女的发病率约为1%。然而只行不到50%的夫妇找到了明确的病因,且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很多争议。现就复发性流产在病因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小结。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有遗传学异常、子宫畸形、抗磷脂综合征及凝血因子异常等。因此时复发性流产夫妇应行染色体检查,行X线造影术、宫腔镜或三维超声了解子宫形态,并监测抗磷脂抗体及凝血因子。针对不同病因予以产前遗传学诊断、宫腔镜手术、用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经丈夫或无关个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其体内封闭抗体(BA)的变化及妊娠成功率.方法 279例封闭抗体阴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37例给予丈夫或无关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及常规保胎治疗,对照组42例只进行常规保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的变化及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 BA阴性者237例,经过2个疗程的主动免疫治疗后BA转为阳性者152例.3个月内B超监测到排卵后妊娠126例,其中中晚期妊娠或分娩共109例,17例妊娠12周内再次发生流产,治疗成功率为71.71% (109/152).经过2个疗程免疫治疗后仍为阴性者85例,妊娠39例,妊娠大于20周或分娩共21例,治疗成功率为24.71% (21/85).上述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值=48.64,P<0.05);对照组42例,妊娠17例,妊娠维持20周以上7例,流产10例.妊娠成功率为16.67% (7/42).实验组妊娠成功率为54.8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值=20.82,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BA的阳性率,提高母体免疫耐受,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机制错综复杂,近年来其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Th1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对滋养层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而形成免疫损伤,直接或间接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而Th2型细胞因子维持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作用受到抑制,致妊娠丢失,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向Th1偏移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复发性流产的西医治疗主要有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重视整体调理,辨证施治,可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治疗的风险及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另选8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用于LAR的测定。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和狼疮样抗凝物质(LA)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T、D—Dimer和IA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活产率为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能缓解孕妇的血栓前状态,提高活产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近年来对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生殖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因素是导致自然流产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显示,Treg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