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9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6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加味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12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 6例,其中男30例,女2 6例;胰岛素依赖型1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4 5例;糖尿病史1~1 5年,应用胰岛素治疗11例,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4 5例;胃轻瘫病史3~12个月。对照组5 6例,其中男2 9例,女2 7例;胰岛素依赖型1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4 6例;糖尿病史1~3年,应用胰岛素治疗10例,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4 6例;胃轻瘫病史3~13个月。1 2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胃脘部饱胀感、早饱感、腹胀,饭后更甚;并嗳气、纳差、恶心,重者…  相似文献   
2.
妙用四逆散治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燕群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94-494
便秘一证临床常见,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按其病因病机,中医学又将其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等证型.目前临床上气秘比较常见,这型患者,多平素体健,不好运动,整日静坐,初发病时,往往以排便次数减少常见,而腹无所苦,时日一久,则腹满、时时有便意而排出困难,大便或结或不结,甚则引起肛裂、便血,但全身症状仍不明显.陈瑞春教授对这类病人一般以四逆散加味治疗,功效迅捷.现结合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证治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之少阴病篇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其临床用途极其广泛,疗效亦为众多的药理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四逆散证阳郁之因应为气郁,气郁致阳气郁阻而厥.因气血功能密切相关,气病易及血,气郁则血亦滞,故病机解释为气血郁滞,阳气郁阻,则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4.
中医胃病包括胃脘痛、呕吐、胃痞、呃逆等证,十几年来,笔者辨治了大量的胃病患者,获得了一些临床经验和体会,现收集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罗明生 《中医药导报》2002,8(6):324-324
作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 98例 ,结果临床治愈 5 4例 ,好转 4 0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5 .9%。并对本病的机理 ,治法方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雷诺病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目前临床未有雷诺病的特效药,且西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陈以国教授在临床上,以"舒阳郁、调气血"为原则,选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并比较两组症候积分、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为(9.8±4.6)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共27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驦0.05)。结论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整理、分析《内经》相关原文、方证的基础上,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及其相应方药进行分析,指出《内经》治疗失眠重视化痰法的应用,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失眠与痰邪的相互关系,结合临床提出了应用化痰法在失眠治疗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采用四逆散治疗大鼠肝郁症的效果进行试验和分析。方法选择一批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为空白组;肝郁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四逆散进行治疗。使用模具进行加水浴来制作肝气郁结候动物模型。对这几组的大鼠的表现情况以及胃肠超威结构的变化等进行仔细观察,最后对大鼠的智力和胃肠激素进行测试。结果试验组中:大鼠的体重和活动情况得到了增加,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大鼠的病理得到了有效改善,大鼠血清中的胃泌素以及血浆中的胃动素等含量都得到了提高。同时,降低了血浆中的生长抑素含量。结论对大鼠采用四逆散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保护大鼠的胃肠黏膜。同时也使得大鼠的脾胃得到了回复,调节了大鼠的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逆散联合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奥美拉唑20mg/次,2次/d;阿莫西林500m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3次/d。治疗组70例四逆散(甘草5g,枳壳、柴胡、芍药各10g)联合平胃散(苍术10g,厚朴、陈皮各6g,甘草5g)。嗳气严重加沉香、佛手各10g,代赭石20g;呕吐加半夏10g;泛酸加黄连5g,吴茱萸6g,乌贼骨10g;疼痛重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8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愈4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联合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