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5篇
  免费   159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59篇
内科学   295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3497篇
预防医学   63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64篇
  9篇
中国医学   8014篇
肿瘤学   10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1148篇
  2013年   1097篇
  2012年   1573篇
  2011年   1547篇
  2010年   1356篇
  2009年   1148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对中医药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VIP、WF、CNKI、PubMed数据库,查找关于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中医药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时限检索均从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按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所需资料并利用Review Manger5.2分析软件对总有效率和热退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得到14篇关于中医药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RCTs文献,共计1 185例患者,其中有14项研究进行了疗效评价,9项研究观察了热退时间.经Meta分析发现,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同时配合应用中医药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Z=7.36,P<0.000 01),且可缩短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Z=3.48,P<0.01),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同时配合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在总有效率、热退时间优于对照组,但需要高质量的文献来验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及整理.分析中医药分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用中药的药性特点和功效主治。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对RA按活动期用药和稳定期用药进行分类,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主库,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药”,收集近十年中医药治疗RA临床资料。将药物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以及功效。结果①活动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率占43.2%,其次是寒性药占30.7%,平性药占18.2%。五味方面,苦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4.9%,其次是辛味药占30.1%,甘味药占25.7%。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3.3%,归脾经占16.8%,归肺经占13.4%,归胃经占12-4%。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1.4%,无毒中药占88.6%。功效方面,祛风湿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1.5%,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16.8%,清热药占13.6%,补虚药占12.5%,解表药占11.4%。②稳定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占45.6%;其次是平性药占25.1%,寒性药占23-3%。五味方面,甘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3.8%,其次是辛味药占29.5%,苦味药占25.4%。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6.1%,归脾经占15.4%,归肺经占14.8%,归肾经占13.2%。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2.1%,无毒中药占87.9%。功效方面,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2.7%,其次是祛风湿药占20.8%,活血化瘀药占16.1%,解表药占13.2%,清热药占10.7%。结论治疗RA活动期用药多辛温祛风湿、活血化瘀,稳定期多用甘温补益、活血,分阶段使用、分期治疗反映了中医药治疗RA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导师孟安琪教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是生育期妇女多发病、常见病,多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几年由于妇科小手术的不断增加,无菌操作观念不够重视等原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孟安琪教授详细研究其发病机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多种途径给药,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上,尤以临床上多见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心脏X综合征有心绞痛的表现,但其预后与冠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迥然不同。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我国中医知识库的主要发展历程,分析我国中医知识库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指出未来服务于现代中医个体诊疗体系的中医知识库,需要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管理理念,构建一个具备知识获取、应用、评价等知识管理功能的大型、通用、智能决策型知识库。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旨在实现规范化、一体化的中医药术语体系,以支持中医药文献与数据资源的合理组织和有效检索。“Health informatics—Semantic network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ISO/DTS17938]”(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近期完成、正在审核的技术规范草案。它作为一个面向中医药领域的规范化顶层本体,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的所有概念提供了一体化的概念框架,对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近期编制完成了一部专门面向中医药领域的文献—元数据技术规范草案,它将在中医药文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促进该规范的推广应用,开发了一套中医药文献检索与知识发现系统,它基于万维网实现了文献管理、文献检索及知识发现等功能,用于演示该规范及相关的信息资源在中医药文献处理方面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义网络为中医药复杂知识体系的规范表达和系统保护提供了理想的模型.该领域己出现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医临床术语集等一系列复杂语义网络系统.这些系统已投入使用,但其自身的不规范性仍影响应用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复杂语义网络技术规范体系,加强系统审校和修改工作,研发自动检测和转换方法作为辅助手段,从而不断提升系统的规范性、应用价值和业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较严重,为肺结核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大量临床报道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促进痰菌转阴率、减少全身中毒症状、保护肝功能、减轻抗痨药物的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评价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根治术后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小肝癌患者161例纳入回顾性队列分析,其中53例接受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TCM组),80例接受介入疗法(TACE组),20例接受中医药和介入疗法(TCM-IT组),8例单纯手术治疗(SO),以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为观察指标,Kaplan-Meier方法统计分析各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61例小肝癌患者,12例失访,失访率7.45%,其中TCM组第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84.8%、84.8%;介入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5.5%、6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8);TCM与介入联合组和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30.667个月和29.267个月。TCM组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5%、81.7%,介入组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83.9%、76.5%,无统计学差异(P=0.461)。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与TACE介入治疗术相比,在提高根治术后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优势,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