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目前尚无任何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获批。虎杖是药用历史悠久的天然中药,研究证实其在治疗NAFLD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虎杖活性成分应用于NAFLD的相关研究成果,可见虎杖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NF-κB、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等多条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浸润等作用,达到防治NAFLD的作用,以期为NAFLD治疗药物研发及机制探索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急危重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SAP为临床急危重症,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肝损伤是SAP的常见并发症,且肝损伤程度与SAP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肝损伤对SAP病程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通腑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SAP早期肝损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过程,而目前尚无理想的抗肝纤维化特效药物。黄芪药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该文通过检索文献,梳理近年来黄芪及其活性成分作用于肝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为黄芪抗纤维化的药物开发及机制探讨提供依据和思路。结果显示,黄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p38MAPK、TGF-β1/Smads、NF-κB、PPARγ、Notch、PAR2、PGE2/EP2/cAMP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等作用,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显示出从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相互作用的机制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解毒化瘀通腑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患者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对内毒素、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治疗组脱落2例,剔除2例,完成32例;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完成33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保肝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疗程为4周。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两组粪便菌群进行基因测序,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内毒素(ET)、TNFα、IL-6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CD8+)的变化。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时,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临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赵文霞教授运用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赵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梅核气”“吐酸”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痰湿内阻、胃气上逆;故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以疏肝和胃、祛湿化痰、降逆护胃为主,临床上运用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s BRG)是指过多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1],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口苦、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胆汁等症状。治疗上多应用促胃动力、保护胃黏膜等药物,但效果欠佳,停药后容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BRG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将本人从肝论治BRG临证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模型拟合方程的诊断效能,为早期诊断SB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25例,其中并发SBP 40例,未并发SBP 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肝硬化并发症、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Child-Pugh评分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并计算模型拟合方程的Kappa系数、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热、腹痛、既往SBP病史、WBC、CRP、Na+、腹水PMN%指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腹痛(OR=17.043,95%CI:3.157~92.005)、CRP(OR=1.029,95%CI:1.006~1.052)、腹水PMN%(OR=1.124,95%CI:1.071~1.180)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诊断方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Kappa系数为0.819,模型的AUC为0.966,约登指数为0.843。结论:入院伴腹痛、C...  相似文献   
8.
淀粉样蛋白被用来描述因蛋白质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纤维状聚集体,它与一系列淀粉样变性疾病有关。当淀粉样蛋白沉积在肝脏,就会导致肝淀粉样变性,从而诱发相关病理改变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但这一疾病少有报道且临床常常被忽视。本文主要讨论了淀粉样蛋白在肝脏中的生理病理作用及机制,以便于加深对淀粉样蛋白相关疾病的理解并为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血清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高γ-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包括界面性肝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结样变)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肝病,急性进展可能导致肝衰竭和终末期肝病,死亡率较高[1]。AIH发病呈全球性分布,无特定发病年龄,但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特定自身免疫系统中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调节的失衡是发病的关键[2]。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肝炎作为一种由免疫耐受缺失导致的慢性肝脏炎症,其发病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例如NF-κB/NLRP3通路、SIRT1/Nrf2/HO-1通路、Hippo-YAP/TAZ通路、JAK/STAT通路、PI3K/Akt通路和TRAF6/JNK通路等,这些通路能够通过参与细胞因子的增殖和凋亡、免疫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等过程来发挥抗免疫性肝炎的作用。针对临床应用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出现的应答不佳、不良反应明显及复发率高等问题,本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并梳理了苷类、萜类、黄酮类、醌类及酚类中药有效成分通过以上信号通路干预自身免疫性肝炎疾病进程的机制,以期为科学有效地利用中药有效成分研发抗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