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致病菌感染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情与短期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创面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将患者分为大肠埃希菌组96例、铜绿假单胞菌组6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组75例和表皮葡萄球菌组56例。比较各组患者Wagner分级和感染分级情况,对各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HbA1c、Hb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四组患者Wagner分级和感染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肠埃希菌组患者糖尿病足Wagner分级3~5级、中重度感染比例最高,四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0,P=0.02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组愈合率最高为60.29%,大肠埃希菌组截肢率和病死率最高为45.83%和8.33%。结论不同病原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情及预后存在差异,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可能是导致病情较重,增加截肢和病死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ICU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干预效果。方法:以医院ICU室为研究科室,对ICU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同时给予针对性管理措施。以ICU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前和排查后为时间点,分析护士在ICU护理活动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士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安全隐患排查前和排查后护士在ICU护理活动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安全隐患排查前和排查后患者对对护士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ICU护理安全的排查,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ICU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成人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绍兴市立医院门诊18~55岁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接种者240人,分为4组,每组60人。初A组60μg重组乙肝疫苗(酿洒酵母)接种1次,初B组60μg按0、1月程序接种2次,初C组2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3次,复种组60μg、按0、1月程序接种2次。所有对象均在接种完成后1个月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并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初A、初B、初C和复种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8.33%、90.00%、70.00%和80.00%,有效应答率分别为55.00%、81.67%、58.33%和66.67%,4组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B组抗-HBs阳性率和有效应答率均高于初A组和初C组(P0.008),与复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各组注射部位均未见局部肿胀、疼痛、发热以及过敏性休克等接种后不良反应。结论按0、1月程序接种2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良好,可应用于初免和复种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素编码基因携带情况,对血液分离株MRSA,进行黏附毒素、细胞毒素、侵袭性酶、超抗原、外毒素、荚膜抗原等6类39种毒素编码基因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住院患者送检血液标本分离的MRSA 20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包括7种黏附毒素(sasX、fnbA、clfA、clfB、icaA、cna、efb)、9种细胞毒素(hla、hlb、hld、hlg、hlg-2、pvl、lukE、lukM、psm-mec)、6种侵袭性酶(ssp、splB、sak、nuc、hysA、lip)、4种超抗原(sea、seb、eta、tst)、11种外毒素、2种荚膜抗原(cap5、cap8)等6类毒素39种主要编码基因检测。结果 20株MRSA中黏附毒素、细胞毒素、外毒素等3类毒素编码基因每一株至少有≥2种编码基因检出,侵袭性酶编码基因19株阳性率95.0%、超抗原编码基因5株阳性率25.0%、荚膜抗原编码基因19株阳性率95.0%,39种毒素编码基因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发现3、4、20与6、18号株分别处在同一单元,可能为菌株的克隆播散。结论患者被产黏附毒素、细胞毒素、侵袭性酶、外毒素、荚膜抗原等5类毒素的MRSA定植或体表感染,在菌株细胞毒素、侵袭性酶作用下,MRSA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样本聚类分析提示可能存在菌株的克隆播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胸部手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5月绍兴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结核患者320例,分别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肺大泡切除术及脓胸切除术,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硬膜外导管置入后全身麻醉,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静脉镇痛组及硬膜外镇痛组,每组各160例;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及医院感染部位分布,行体液培养及病原学分析;采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及镇痛后2d的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的数量。结果 32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例,感染率为20.00%;两组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切口;共分离出病原菌64株,其中静脉镇痛组检出病原菌40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72.50%、25.00%和2.50%;硬膜外镇痛组检出病原菌2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6.66%、29.17%和4.17%;镇痛2d后,两组患者CD_4~+、CD_8~+、CD_4~+/CD_8~+均有所降低,其中静脉镇痛组CD_4~+、CD_8~+,硬膜外镇痛组CD_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镇痛组CD_4~+/CD_8~+,硬膜外镇痛组CD_8~+、CD_4~+/CD_8~+较术前出现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镇痛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于静脉镇痛组患者,两组患者感染类型及病原学构成相似,镇痛2d后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所改变,但硬膜外镇痛组波动更小,其是否与术后感染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病原谱,研究绍兴地区NTM临床分离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绍兴地区2015年1月-12月临床分离885株分枝杆菌,采用胶体金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NTM初步鉴定,对初筛为NTM菌株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进一步菌种鉴定。结果 885株临床分离分枝杆菌共鉴别出99株NTM,经DNA微阵列芯片法鉴定,NTM菌种分布共14种,其中菌株数量前3位菌种为:胞内分枝杆菌50株,鸟分枝杆菌20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2株,分别占50.5%、20.2%、12.1%。结论 DNA微阵列芯片法菌种鉴定,整个样本从前处理至鉴定完成仅需8h;每个样本用量少,可以快速、准确将NTM鉴定到种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肾内科日常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肾内科的46例在职护理人员,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护理人员各2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或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抢救物品、分级护理、隔离消毒、护理文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4%(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肾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01-220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并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制定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与对照组(81.6%)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 LDL)、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变化及与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单纯T2DM患者60例(T2DM组)、60例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S组)、60例健康对象(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NLR、RBP4、sd LDL、ANGPTL4。结果 CAS组患者的RBP4、sd LDL测定值显著的高于T2DM组、对照组(均P0.05),CAS组患者的血清ANGPTL4、NLR显著的低于T2DM组、对照组(均P0.05);T2DM组患者的RBP4、sd LDL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均P0.05),T2DM组患者的血清ANGPTL4、NLR显著的低于T2DM组、对照组(均P0.05);CAS组患者的RBP4、sd LDL测定值与内膜中层厚度(IM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CAS组患者的ANGPTL4测定值与IMT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AS组患者的NRL测定值与IMT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sd LDL、ANGPTL4水平变化与其IMT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CD4+基线值艾滋病患者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后免疫重建效果,分析CD4+与免疫重建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124例艾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HAART治疗,按照患者CD4+基线值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低值组60例患者CD4+基线值≤100个/μl,高值组64例患者CD4+基线值>100个/μl,HAART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对比两组患者CD4+、CD8+计数,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值组患者治疗前CD4+为(47.49±8.59)个/μl,明显低于高值组患者的(183.29±26.65)个/μ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值组患者治疗后3、6、9个月CD4+增幅分别为(97.60±11.43)(101.12±18.02)(106.95±22.26)个/μl,低于高值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基线值对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速率有影响,CD8+对治疗后免疫重建影响小,恢复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