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53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32篇
  3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分析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疗效肯定,并可显著减轻神经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铜胁迫对茅苍术药效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和苍术素积累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P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铜胁迫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茅苍术HMGR、FPPS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茅苍术3种药效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DPS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当铜胁迫在100 mg/kg以内时,茅苍术根茎内FPPS表达量与苍术酮含量略有增加;但铜浓度继续增加时,HMGR、FPPS表达量与3种药效成分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铜胁迫下HMGR、FPPS的表达量与β-桉叶醇、苍术酮和苍术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铜胁迫下茅苍术根茎中β-桉叶醇、苍术酮的含量与HMGR、FPPS的表达量关联较大,FPPS基因的表达对β-桉叶醇和苍术酮合成贡献较大,但苍术素含量与这2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关联度较小。结论阐明了铜胁迫下茅苍术2种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与3种药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铜胁迫下茅苍术药效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与萜类生物合成关键酶HMGR、FPPS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铜胁迫下茅苍术药效成分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茅苍术药材的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反应时不同的两组被试在冲突监测任务下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探讨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取28名本校在校学生作为健康被试,其中男性16名,女性12名,年龄17~20(18.79±0.55)岁.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采集被试Stroop任务下大脑的血氧浓度变化量.根据他们在Stroop任务中的反应时分为快组和慢组,每组14名.通过nirs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两组被试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并计算被试行为学指标与其大脑血氧浓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 Stroop任务主要激活的脑区位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和额极区.相比慢组,Stroop任务下快组的脱氧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显著降低(P<0.05),主要位于左侧DLPFC和额极区.同时,Ch4通道Hb的浓度变化值与被试反应时呈现正相关关系(r=0.422 3,P=0.025 2).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DLPFC在冲突监测功能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发现左侧额极区的Hb浓度变化可以作为反映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庭群居爆发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与胸部HRCT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2月3所医院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10例(4个家庭),其中男性6例(中位年龄60.5岁),女性4例(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扫描并行薄层HRCT重建,由两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分析新冠肺炎HRCT病变发生部位、形态、分布、密度等特点,以及治疗前后HRCT征象变化。并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4个家庭中首例确诊病例均有武汉确诊病例或武汉疫区接触史,4例为输入型病例(占40%),平均潜伏期5 d。实验室检查中5例(5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4例(40%)淋巴细胞明显降低;8例(80%)C-反应蛋白增高,10例(100%)乳酸脱氢酶增高。10例(100%)患者胸部CT均有阳性表现,其中7例(70%)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病变界限大多清楚。8例(80%)累及多个肺叶,2例(20%)为单肺叶病变。绝大多数病灶位于胸膜下和肺外周处,以双肺下叶为著。5例患者(50%)病变内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9例患者(90%)病变内可见增粗细小血管影。7例患者(70%)治疗后复查胸部CT,3例(30%)原肺内胸膜下病变出现不同程度实变及纤维化,2例(20%)实变影转变为GGO,1例(10%)原肺内GGO消失,又出现新发GGO,1例(10%)病变范围有增大。结论 新冠肺炎具有家庭群居爆发的特点,均可有输入性病例,潜伏期较短,其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治疗后患者病变动态观察;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NCP做出临床诊断和提供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of non-curative resection in 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 (SEC)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207 SEC patients who received ESD.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48 months. Results The en bloc resection rate was 89.25% (191/214), the complete resection rate was 80.84 % (173/214), the curative resection rate was 70.09% (150/214) and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rate was 29.91% (64/214). The maximum long diameter of specimen was 110 mm. Age, gender, tumor size, lesions performance during surgery and operation time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P<0.05). Female, lesion diameter≥50mm and poorly performed lesions were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non-curative resection. In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ancer-free survival and survival between patients who had no additional treatmeat after ESD and those who underwent surgery or radiotherap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oor general condition who are not willing to undergo surgery or chemoradiotherapy, regular endoscopy seems to be an option. © 2020,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保存的宫颈活检或手术切除宫颈组织203例,包括30例慢性宫颈炎、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3例CINⅡ、26例CINⅢ和106例早期(ⅠA2~ⅡB期)宫颈鳞状上皮癌(CSCC)。采用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NM-PCR)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组织中HPV 16-E6/E7-DNA病毒载量和ATG-12蛋白表达。分析ATG-12蛋白表达与早期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CSCC患者无瘤生存时间(DFS)。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CC预后的因素。结果CSCC组织ATG-1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42%(28/106),低于慢性宫颈炎和CIN组织(P<0.05)。ATG-12蛋白表达与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306,P=0.001;r=-0.436,P=0.001)。ATG-12蛋白表达与FIGO分期、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11~64个月,ATG-1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8.57%(22/28),ATG-1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60.26%(47/78)。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和ATG-12蛋白表达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ATG-12阳性表达率低,与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有望成为评估HPV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瘙痒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受到中枢和外周机制的双重调控,但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物质如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蛋白酶和蛋白酶相关受体、细胞因子、阿片样肽等介质在瘙痒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介质通过刺激C类神经纤维或直接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受体相结合来介导瘙痒。本文就将皮肤瘙痒的神经传导及传导介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防控是当今世界性一大难题,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即将突破400万。近年来,我国肿瘤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的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已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很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认为,肿瘤发病的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是内外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在外邪作用于人体之初,及时辨证施治,防止伏邪入里发生传变,将大大减少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外邪理论与肿瘤的发病机制亟待进一步探究。在中国知网(CNKI),Public Medline(PubMed)数据库中以外感、邪气、中医、肿瘤、发病机制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本文共纳入67篇中英文文献为参考,对外邪理论与肿瘤发病机制进行全面探讨。强调了外邪在肿瘤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医药在早期防治肿瘤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外邪如风邪、寒邪、湿邪、火邪、从口鼻皮表而入的邪气等因素,使得肿瘤的发生更具复杂性。中医药可以在肿瘤发展早期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干预,可大大提高防病抗肿瘤的目的,减少肿瘤的发生、发展、传变,使临床用药更有效、更精准、更具靶向性,不至使肿瘤的治疗错失良机,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更明确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ERK-Nrf2信号通路“通督调气法”麦粒灸治疗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其中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其余3组采用21 d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方法构建抑郁大鼠模型,运用行为学、糖水偏爱、体质量测量对各组大鼠进行模型评价。造模后,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麦粒灸组干预选取百会、大椎、至阳、合谷(双)、太冲(双)进行麦粒灸治疗;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1.8 mg·kg-1)灌胃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0 d。10 d后,进行行为学、糖水偏爱及体质量测量以对疗效进行初步评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评分、糖水偏爱度、体质量显著下降,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异常、胞浆内细胞器数量减少,p-ERK、Nrf2蛋白表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及氟西汀组行为学评分、糖水偏爱度、体质量显著上升,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改善、胞浆内细胞器数量增多,p-ERK、Nrf2蛋白表达升高(P < 0.05);与氟西汀组比较,麦粒灸组行为学评分、糖水偏爱度、体质量、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及胞浆内细胞器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麦粒灸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海马组织ERK的磷酸化水平P-ERK,促进诱导Nrf2蛋白表达上升,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避免细胞凋亡,修复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医标准化理论方法不足、共性技术缺乏、评价体系缺失等关键性问题,开展了中医标准化理论与方法学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明确了国际中医针灸标准发展现状,构建了以标准研制为主体的针灸标准体系,提出中医标准化基本理论,厘清了标准化研究中几个重要的关系问题;在方法技术方面,提出了"三证合一"的指南制定方法并得到应用,提出了中医证据分级标准及证据集合方案,构建了标准适用性评价方法,总结了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法;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标准化导论》课程,提高了标准研制质量,推动了中医标准化发展,对中医标准研制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