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9篇
  免费   2976篇
  国内免费   1403篇
耳鼻咽喉   316篇
儿科学   375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1651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3079篇
内科学   2231篇
皮肤病学   235篇
神经病学   629篇
特种医学   1094篇
外科学   2221篇
综合类   7858篇
预防医学   3025篇
眼科学   283篇
药学   3403篇
  41篇
中国医学   3148篇
肿瘤学   121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854篇
  2021年   1145篇
  2020年   979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745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448篇
  2013年   1852篇
  2012年   2545篇
  2011年   2756篇
  2010年   2511篇
  2009年   2208篇
  2008年   2284篇
  2007年   2117篇
  2006年   1858篇
  2005年   1429篇
  2004年   980篇
  2003年   814篇
  2002年   614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比例益气活血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大鼠的疗效,探讨其对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缩窄腹主动脉术制备压力负荷致DHF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黄芪3 g、党参1.5 g)、益气活血1:1组(黄芪3 g、党参1.5 g、丹参3g、三七1g)、益气活血2:1组(黄芪6g、党参3g、丹参3g、三七1g),每组20只,连续干预12周.治疗4、12周进行心功能检测,测量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及舒张早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幅度(e)比值(E/e);12周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分别在静息状态和盐酸多巴胺负荷状态下记录左室压力下降速率、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记录左室压力上升速率,左室收缩压力(LVESP)以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并记录心率及颈动脉压力;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心肌细胞舒缩功能及钙转运情况,测量心肌细胞的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50%时间(CT50)和舒张50%时间(RT50);测定钙释放速率、钙回摄速率、钙释放50%时间(CaT50-on)和钙回摄50%时间(CaT50-off),分析钙瞬态数据;Western blot法检测钙转运相关蛋白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激酶A(PKA)、16-丝氨酸位点磷酸化受磷蛋白(PLBS16)、17-苏氨酸位点磷酸化受磷蛋白(PLBT17)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12周后,全部治疗组均改善大鼠舒缩功能LVEDP、RT50、CT50,益气活血2:1组改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纵向运动速率e峰(E/e)比值、多巴胺负荷下LVEDP和逆转心室重构(降低左室前壁和后壁厚度).在细胞水平,全部治疗组均缩短心肌细胞CT50、RT50、CaT50-on和降低CaMKⅡ表达,两组益气活血治疗组还可降低PKA过表达,益气活血2:1组可降低CaT50-off和改善PLBS16低磷酸化.结论 益气和活血药物以2:1比例配伍比1:1配伍治疗DHF具有更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钙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方面,我国一些典型地区在组织管理、服务流程、服务方式、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群血压或血糖控制率较高,规范管理人群控制效果明显高于总体人群。调研发现的问题是,部分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群就医费用水平较低,甚至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X线摄影的影像组学在乳腺肿块和钙化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并将结果与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相对比。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PACS系统中2014年5月1日-2020年3月1日诊断性乳腺X线图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边界清晰的乳腺肿块性病变患者188例(316幅X线图像)和钙化性病变患者215例(364幅X线图像),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分别为222:94和256:108,良恶性病变比例约1:1。先采用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模型获取肿块和钙化区域ROI,再利用影像组学技术建立良恶性分类模型,计算模型预测病灶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ACC),敏感度(SEN)和特异度(SPE),并且与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比。结果:乳腺肿块影像组学良恶性分类模型的AUC、ACC、SPE、SEN分别为0.84、0.80、0.89、0.73,乳腺钙化影像组学良恶性分类模型的AUC、ACC、SPE、SEN分别为0.88、0.85、0.87、0.84,放射科医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ACC、SPE、SEN分别为0.80、0.88、0.76,放射科医生鉴别乳腺钙化良恶性ACC、SPE、SEN分别为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EOC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平均年龄(50±13)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EOC病人进行分组,分为Ⅰ型组(24例)和Ⅱ型组(21例)。所有病人均于术前行盆腔DKI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DKI各参数伪彩图上分别测量平均扩散峰度(MK)、平行扩散峰度(Ka)、垂直扩散峰度(Kr)、平均扩散系数(MD)、平行扩散系数(Da)、垂直扩散系数(Dr)、各向异性分数(FA)、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k)。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 病理表现上,Ⅰ型中交界性肿瘤占比最高(50.0%),Ⅱ型中浆液性癌占比最高(61.9%);Ⅰ型中高分化癌占50%,Ⅱ型多表现为中低分化癌 (76.2%),Ⅰ型EOC的分化程度高于Ⅱ型;Ⅰ型多数处于Ⅰ期(79.2%),Ⅱ型多处于Ⅲ期(57.1%)(均P<0.05)。MRI影像上, Ⅰ型病灶多表现为囊性(41.7%)或囊实性(33.3%),Ⅱ型多表现为实性(52.3%);Ⅱ型(66.7%)腹水发生率高于Ⅰ型(29.2%)(均P<0.05)。Ⅰ型的MK、Ka和Kr值低于Ⅱ型,MD、Da和Dr值高于Ⅱ型(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K阈值为0.504时,鉴别2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0.817)最大,诊断敏感度(95.2%)、阴性预测值(92.9%)、准确度(78.9%)也最高,Da阈值为2.190时鉴别诊断的AUC(0.770)最小,而特异度(76.2%)、阳性预测值(75.9%)最高。 结论 DKI序列的定量参数MK、Ka、Kr、MD、Da及Dr均有助于鉴别Ⅰ型与Ⅱ型EOC,其中MK值鉴别诊断效能更大。  相似文献   
5.
6.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研究显示粪菌移植(FMT)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FMT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验证FMT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Model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粪菌移植治疗组(Model+FMT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组(Model+5-ASA组),各15只。Control组不作任何干预处理;Model组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Model+FMT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制备的粪菌液0.2 ml/次灌肠;Model+5-ASA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0.019 5 g/ml 5-ASA灌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血液辅助性T细胞(Th)-17、Th-1、Th-2、Treg细胞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结果肠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Model组造模成功;Model+FMT组与Model+5-ASA组微绒毛较为致密,形态正常,杯状细胞数目较多,线粒体轻微肿胀,粗面内质网病变不明显。Model+FMT组Th17细胞含量高于Control组、低于Model组,Model+5-ASA组Th17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Model组、Model+FMT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h1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Model组;Model+FMT组Th2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Model+5-ASA组Th2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和Model+FMT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reg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P<0.05)。Model+5-ASA组IFN-γ细胞含量低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IL-2细胞含量低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IL-17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和Model组,Model+5-ASA组IL-17细胞含量低于Model+FMT组;Model+FMT组IL-4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Model+5-ASA组IL-4细胞含量高于Model组;Model+FMT组IL-10细胞含量高于Control组和Model组,Model+5-ASA组IL-10细胞含量高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GF-β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P<0.05)。结论FMT可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推测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Th17/Treg细胞比例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都市2020年猪肉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成都市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对2020年成都市202株猪肉源沙门菌分离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并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预测、耐药基因注释。结果 202株沙门菌共包含17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罗森31.68%(64/202)、伦敦18.81 %(38/202)、德尔比18.32 %(37/202)血清型,耐药率分别为96.88%、89.47%、97.30%;三种沙门菌均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2.19%、89.47%、94.59%;三种沙门菌多重耐药严重、耐药谱复杂;三种沙门菌共检出7大类49种耐药基因,以氨基糖苷类携带率最高(98.44%、97.37%、94.59%)且种类最多(19种),大环内酯类携带率最低(12.50%、39.47%、8.11%)且种类最少(3种),其余抗生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各有差异。结论 成都市猪肉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耐药谱复杂,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对免疫性/非免疫性接触/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抗二硝基苯基(DNP)-IgE单克隆抗体进行致敏,双耳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激发造成小鼠免疫性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腹腔注射卵白蛋白-氢氧化铝混悬液进行致敏及激发诱导致大鼠免疫性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二甲基亚砜涂抹豚鼠耳郭两面致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结果:免疫性接触性/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试验中,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抓挠次数,抑制大、小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均P<0.05);氯雷他定能明显缓解炎症介质的释放,消风止痒颗粒则能显著抑制背部风团的发生,减轻耳肿胀(均P<0.05)。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实验中,消风止痒颗粒可显著减轻豚鼠耳肿胀度及耳厚度(均P<0.05),缓解变态反应肿胀症状。结论:氯雷他定对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瘙痒症状。消风止痒颗粒则对接触性荨麻疹作用明显,有缓解皮肤红肿,抑制风团之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激素是调控植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的核心调控因子,内源激素结构多样、含量极低,检测难度高,缺乏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构建了对黄花蒿中茉莉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等多类植物内源性激素高效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2.7 μm, 3.0×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甲酸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验证方法可行性,并对黄花蒿不同器官中植物激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本方法中检测的16种植物激素均呈良好线性,加样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植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利用此方法测定青蒿不同器官的激素含量,结果表明脱落酸、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均在叶中含量较高,赤霉素和生长素在根部含量高,细胞分裂素在叶和茎中含量高。结论 青蒿不同器官的激素测定结果可进一步印证脱落酸、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在调控青蒿素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相关报道,同时表明该方法检测性良好。本文构建的植物内源性激素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生长发育、抵御外界胁迫的相关机制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等方面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