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测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80例,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骨髓穿刺,并进行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FISH、细胞遗传学检测,比较各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280例患者中,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中位浆细胞比例高于骨髓涂片(20例,0.675比0.300)及流式细胞术(47例,0.650比0.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883, P<0.01; Z=-5.947, 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CD38、CD138、κ、λ、CD56、CD19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280/280)、100.0%(280/280)、57.5%(161/280)、42.5%(119/280)、62.1%(174/280)、19.3%(54/280);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中CD38、CD138、κ、λ、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98.9%(277/280)、98.2%(275/280)、57.5%(161/280)、42.5%(119/280)、62.1%(174/280);两种检测方法对相同检测指标的检测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行FISH检测的患者基因异常检出率为69.9%(93/133),其中直接荧光原位杂交(D-FISH)异常检出率为42.9%(57/133),CD138磁珠分选系统(MACS)-FISH异常检出率为82.7%(110/133)。行G显带检测的患者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为38.5%(85/221)。FSIH,尤其是MACS-FISH,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高于G显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697, P<0.05)。 结论:骨髓涂片、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ISH(尤其是MACS-FISH)、细胞遗传学等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应用更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并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AML患者,其中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和20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AML患者及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的外周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KCNQ1OT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 KCNQ1OT1在AML患者中的表达较完全缓解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均明显增高(F=14.67,P0.001),而LncRNA KCNQ1OT1在20例AML-CR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KCNQ1OT1的表达与患者的NCCN风险分级及生存状态相关;高表达LncRNA KCNQ1OT1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LncRNA KCNQ1OT1参与调节AML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AML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苦参碱作用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存活率,FCM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KG1a细胞周期的变化及表面NK细胞活化性受体(natural-killer group 2,member D,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和ULBP3)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苦参碱能抑制KG1a细胞的生长,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存活率逐渐下降;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发生G1/S期阻滞;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表达率均明显升高,与作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Ⅰ类分子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当效靶比分别为5︰1、10︰1和20︰1时,苦参碱作用前后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抑制KG1a细胞的生长并改变细胞周期,上调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的表达率,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LncRNA AK09398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探讨LncRNA AK093987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6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2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H)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LncRNA AK093987的表达,分析LncRNA AK093987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RH组(1.819±0.165)比较,LncRNA AK093987在DLBCL组(8.026±0.357)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LncRNA AK09398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症状、化疗敏感性及IPI指数相关(P均<0.05);LncRNA AK093987高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LncRNA AK093987低表达者(P<0.001)。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AK093987表达、化疗敏感性和国际IPI指数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LncRNA AK093987在DLBCL中高表达,LncRNA AK093987可能成为DLBCL独立的预后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G1a的DNA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αβ chain variable gene of T cell receptor,TCR Vαβ)谱系的表达和克隆情况.方法:去甲基化试剂盒对KG1a细胞去甲基化处理,并提取其DNA.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方法扩增各组外周血T细胞的32个TCR Vα亚家族和24个TCR Vβ亚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基因扫描显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以诱导出呈单克隆、寡克隆或寡克隆趋势生长的亚家族T细胞,且在效靶比为20:1时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提高PBMC杀伤活性,且诱导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白血病细胞对IL-15介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杀伤敏感性的变化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的IC50值,以此量的白藜芦醇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并用LDH释放法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效靶比分别为5∶1、10∶1、20∶1的IL-15介导的PBMC对CD34+CD38-KG1a细胞杀伤能力.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IL-15介导前后PBMC表面NKG2D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结果:白藜芦醇作用前后在不同效靶比时对IL-15介导的PBMC杀伤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介导PBMC前后表面NKG2D的表达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藜芦醇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中MICA、MICB无显著变化(P>0.05),ULBP1、ULBP2、ULBP3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提高CD34+CD38-KG1a细胞对IL-15介导PBMC的杀伤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提高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G1a的DNA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αβ chain variable gene of T cell receptor,TCRVαβ)谱系的表达和克隆情况。方法:去甲基化试剂盒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G1a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并提取其DNA。应用LDH释放法检测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方法扩增各组外周血T细胞的32个TCR Vα亚家族和24个TCR Vβ亚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基因扫描显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以诱导出呈单克隆、寡克隆或寡克隆趋势生长的亚家族T细胞,且在效靶比为20:1时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提高PBMC杀伤活性,且诱导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作用前后白血病KG1a细胞对NK细胞杀伤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50%抑制量IC50值,以此量的苦参碱作用于KG1a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作用前后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RT-PCR检测KG1a细胞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五种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作用前后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G1a细胞在mRNA水平五种基因均表达,苦参碱作用前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几乎不表达,作用后各配体显著升高,与作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苦参碱能提高KG1a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苦参碱提高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人白介素11(interleukin-11, IL-11)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探讨IL-11 表达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化疗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于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88 例DLBCL患者和42 例反应性淋巴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RLH)患者组织和血液标本。用q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血液中IL-11 的表达,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IL-11 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关性分析DLBCL患者IL-11 表达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Kaplan-Meier 法分析IL-11 表达与DLBCL患者总生存(OS)时间、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RLH患者比较,IL-11 在DLBCL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表达显著升高(组织:7.002±0.357 vs 1.507±0.139;血液:6.700±0.337 vs 1.446± 0.126,均P<0.01)。IL-11 表达与DLBCL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细胞症状、化疗敏感性及IPI 指数相关(均P<0.01),IL-11 高表达患者OS和PFS较IL-11 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均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L-11 表达、化疗敏感性和IPI 指数是影响DLBCL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IL-11 基因表达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732, P<0.01)。结论:IL-11 在DLBCL患者组织和血液中高表达,IL-11 高表达DLBCL患者OS和PFS明显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严重。IL-11有望成为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评判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UC338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淋巴瘤细胞中TUC338表达,磺酰罗丹明B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淋巴瘤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人正常T淋巴细胞H9相比,淋巴瘤细胞Daudi、U937、BC-3和Raji中TUC338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t=13.277、10.103、16.200和26.687,P=0.002、0.005、0.001和0.000)。与NC-siRNA组相比,TUC338-siRNA组穿过小室细胞数明显减少(t=30.508,P=0.000),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t=16.872、18.371,P=0.000、0.000),在24、48和72 h的OD530吸光值均明显偏低(P<0.05)。结论:在淋巴瘤细胞中TUC338表达量明显增加,沉默TUC338表达能够有效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