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促排卵的效果.方法 全面检索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比试验,提取数据资料,应用系统评价专用处理软件RevMan4.2进行入选研究的同质性检验和数据的合并分析.结果 共有9篇文献被纳入本研究,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比较,排卵率(RR 1.09,95%CI 0.89~1.35,P=0.40)、妊娠率(RR 1.04,95% CI 0.84~1.29,P=0.71)、流产率(RR 1.08,95%CI 0.45~2.60,P=0.87)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比较,优势卵泡数更低(WMD-0.78,95%CI -1.21~-0.35,P=0.0004),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更厚(WMD1.60,95%CI 0.06~3.14,P=0.04),HCG日雌二醇水平更低(WMD-343.79,95% CI -470.30~-217.28,P<0.0000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来曲唑和克罗米芬诱导排卵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来曲唑的疗效优于克罗米芬.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目前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有研究显示[1],40%确诊宫颈癌的患者处于育龄年龄,随着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患者渴望保留生育功能。而对于早期宫颈癌,其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J-1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DJ-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J-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期别及患者血CA125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DJ-1 mRNA及DJ-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间表达无显著差异。DJ-1 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期别及血CA125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中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J-1 mRNA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J-1 mRNA的表达高于局限于黏膜层及浅肌层浸润者,DJ-1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DJ-1 mRNA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等环节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患者意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各30例,均使用常规器械,不使用举宫器,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 2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及泌尿系、肠道或大血管等损伤。单孔组出血量较少[(54.6±20.5)ml vs.(67.5±27.0)ml,P=0.041],排气较早[(27.6±8.0)h vs.(32.2±9.0)h,P=0.040],总住院时间较短[(4.4±1.5)d vs.(5.1±1.2) d,P=0.044]。2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与穿刺器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如穿刺孔感染、出血)或远期并发症(如脐疝、切口疝)。结论 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最小化,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C-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2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32~52岁),均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术后脉管累及13例,深层间质浸润9例,4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中位生存期22个月,总的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和25.0%。结论:早期SCNEC具有高度侵袭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辅助放疗、化疗可能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微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2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以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健康女性外周血为对照。结果: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均无CK20 mRNA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均有CK20 mRNA表达。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11例检出CK20 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27.5%。CK20 mRNA阳性检出与临床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CK20 mRNA阳性率明显增加。CK20mRNA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早船可能已出现微量癌细胞的血行播散,CK20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血行转移的分子标志之一,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可能成为改进分期、评估预后、提供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组织(AH组)、50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E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2组组织中GPR30的表达情况;另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GPR30的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AH组、EC组组织中GPR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0%、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H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C组显著高于AH组(P<0.05);GPR30表达与EC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EC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5.7%,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66.6% vs 96.8%,P<0.05);Ⅰ/Ⅱ期GPR30低表达和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83.9%,P<0.05),且Ⅲ期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与Ⅰ/Ⅱ期GPR30低表达(20.0% vs 100.0%)和高表达组(20.0% vs 83.9%)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Ⅲ期GPR30低表达组比较(20.0% vs 80.0%),生存率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PR30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相关,其表达水平对EC患者预后有提示作用.GPR30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更为有效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因发现腹部包块伴腹胀2个月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经量中等.发病以来腹部增大明显,无腹痛、腹泻、便血,无阴道流血,无畏寒、发热等.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体征,腹部显著膨隆,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上界达剑突下,下界至耻骨联合上缘,边界清楚,质地硬,活动欠佳,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子宫内膜癌微转移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FQPCR方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42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及20位健康女献血员外周血中的CK20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同法检测20例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的CK20mRNA。结果: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均〈10^3 copiesuL的检测下限;子宫内膜癌组织CK20 mRNA表达水平为(2.08&#177;0.84)&#215;10^4 copies/uL,阳性率为100%。而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水平为(5.52&#177;1.14)&#215;10^4 copies/uL,高表达率(阳性率)为40.6%(26/64)。CK20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FQPCR可快速、灵敏地定量子宫内膜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对预测子宫内膜癌微转移以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