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江涛  齐雨 《世界中医药》2020,16(6):920-92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针灸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脊柱推拿手法,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10 d后JOA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及临床总有效率的变化、腰椎疼痛评分(VAS)、血清学指标、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推拿手法联合针灸可明显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凝血状态,降低患者外周血SP、NPY、IL-1β、TNF-α水平,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推拿联合针灸可明显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调节患者的高凝状态,该法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阿那曲唑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脂、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均行常规化疗,并给予阿那曲唑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TG、TC、HDL-C、LDL-C等血脂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ST、ALT、TBIL、GGT等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阿那曲唑治疗时需要加强对血脂及肝功能水平检测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一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2—2013‐12收治的63例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患者行一期桡神经探查,作为观察组,28例采取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桡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8±3.8)个月,观察组3例(8.57%)需接受二次手术,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2±1.0)个月,神经功能完成恢复时间(13.6±7.2)周,其中33例(94.28%)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l例(2.86%)神经功能部分恢复,l例(2.86%)神经功能未恢复;对照组2例(7.14%)需进行二期神经探查,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4±1.6)个月,神经功能完成恢复时间(12.8±7.8)周,其中25例(89.28%)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7.14%)部分恢复,1例(3.57%)未恢复。2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桡神经探查治疗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少于保守治疗者,而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与保守治疗相当,可作为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一种参考术式。  相似文献   
5.
硼砂酚醛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德芳  李江涛  邓惠琼  储从家  李琴  杨玲 《现代护理》2004,10(11):1037-1039
目的 观察硼砂酚醛浸泡消毒法对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 ,分别采用硼砂酚醛浸泡和传统煮沸方法对同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中的气管内套管进行消毒 ,并对 2种方法消毒前、2种方法消毒后的内套管染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法消毒前内套管染菌情况均较严重 ,经t检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种方法消毒前后内套管染菌情况比较显示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种方法消毒后内套管染菌量比较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硼砂酚醛浸泡法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有效 ,其效果与煮沸法相似 ,可以取代传统的煮沸法用于气管内套管的消毒。  相似文献   
6.
7.
学术背景: 随着神经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中的优越性越来越被认可,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介绍带膜支架的材料类型,总结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之处.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资料,以"stent graft, covered stent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为检索词,共检索到223篇相关文献,应用维普数据库以"带膜支架,脑血管疾病"作为检索词,共找到196篇中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密切相关,特别是脑血管介入密切相关.②近期发表或是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计算机初检得到223篇英文相关文献,中文文献196篇,阅读标题及摘要进行初筛,排除重复性研究,共纳入31篇文献,综述4篇,基础研究3篇,其余为临床研究.资料综合:因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治疗中所体现出的独特优越性,该支架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带膜支架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目前均为个案或小宗病例报道.已有报道说明应用带膜支架可有效的闭塞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病变,且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带膜支架以膜性物理屏障隔离溃疡斑块,避免了栓子脱落,有可能进一步减少经皮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过程中的栓塞事件的发生.并且带膜支架释放后,聚四氟乙烯膜使管壁更加光滑,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血栓形成减少,进而使管腔再狭窄的发生率减低.尽管血管内带膜支架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带膜支架最主要的缺陷是闭塞它所覆盖范围的分支小血管.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的血栓形成及再狭窄问题.③覆膜材料增加了支架的体积,减少了支架的顺应性和柔韧性,加大了推送的难度及对血管损伤的可能性.④血管直径小于4 mm,不适宜使用带膜支架.结论:带膜支架在颅内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的应用中正日益显示出其显著的疗效,但也有其不足之处.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及新材料工艺的进步,带膜支架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河北省怀来地区白内障患者的特点,分析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搜集近5年在河北省怀来县医院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观察其术后视力,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年共行白内障手术788例(1046眼),术后矫正视力≥0.8者为743眼(71.03%),0.3~0.7者为240眼(22.94%),<0.3者为63眼(6.02%)。影响视力的主要眼病依次为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虹膜炎等。结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眼底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博莱霉素联合榄香烯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7例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完全缓解(CR)14例(37.84%),部分缓解(PR)20例(54.05%),无变化(NC)3例(8.11%)。生活质量改善者3l例(83.78%),稳定者6例(16.22%),无下降者。毒副反应主要有:发热5例(13.5l%),胸痛3例(8.1l%),消化道反应2例(5.41%),皆为I度。结论 博莱霉素联合榄香烯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治疗胫骨髁间前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髁间前嵴骨折34例,均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后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治疗,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8~42岁,平均36.6岁。车祸23例,下楼摔伤3例,运动伤8例。按照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12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2个月X线影像学检查骨折均愈合。测量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男性组术后1个月(2.28±3.04)°~(89.28±5.42)°,术后2个月(0.33±0.97)°~(113.89±0.97)°;女性组术后1个月(2.81±3.49)°~(88.75±5.33)°,术后2个月(0.50±1.41)°~(116.56±4.73)°。术后6个月KT1000测量胫骨前移向量,男性组健侧(6.58±0.67)mm,患侧(6.70±0.67)mm;女性组健侧(6.55±0.67)mm,患侧(6.58±0.84)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复位锚钉固定髁间前嵴骨折创伤小、恢复快,不需二次手术取出,适用性良好,不受撕脱骨质块的限制,同时优化力学传导,符合生物力学替代原理,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